PDF下载
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

施有艳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730311

摘要: 废水处理技术是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水环境保护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有效预防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我国废水处理技术正朝着高效、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确保废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研究中将围绕当前废水处理技术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技术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形成良好的水环境保护氛围。
关键词: 废水处理技术;水环境保护;保护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1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受到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水资源污染。因此,需要科学落实废水处理技术,加强水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1]。其中废水处理技术是指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水资源建设中,通过不断改进废水处理技术、加强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有效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废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通过物理过程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颗粒物等,以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技术和气浮技术,在过滤技术中,借助离心力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分离出来,通过旋转离心机或离心沉淀器,使重质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沉淀,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常见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和沉淀器等[2]。最终通过过滤介质的作用,如砂、活性炭等,借助滤料过滤器、纤维过滤器和膜过滤器等过滤设备,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悬浮物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在气浮技术中,分为电气、化学、生物、溶气等分支技术,通过给废水注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分离,气浮技术适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物质。

(二)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或较低毒性的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需要达到的净化效果选择合适的化学处理技术,并控制处理条件以确保处理效果和环境安全。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电解法、酸碱处理法等,其中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或较低毒性的物质,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色度等。电解法通过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或还原为无害的物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酸碱处理法根据污染物的酸碱性质,通过加入酸或碱来调节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凝聚或沉淀,从而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3]

(三)生化处理技术

生化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转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技术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首先,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废水中加入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物,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在活性污泥法中,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生物质等无害物质。其次,生物膜技术法利用生物膜来进行废水处理废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去除[4]。除此之外,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废水处理,与需氧微生物相比,厌氧微生物能够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代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通过厌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

(一)建立水资源保护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水环境的保护,确保我国水资源的生态环保,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水资源保护体系,更好地减少水资源污染,维护水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建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明确水资源的保护目标、责任和义务,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例如制定《水资源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等,科学保障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5]。其次,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量监测、水质监测等工作,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治理。利用先进的水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环境的变化,通过监测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指标,及时发现水环境异常情况,借助遥感技术、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对水体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提高水环境监测的精度。

(二)加强污染源头监管治理

加强污染源头的监管治理,有效地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共同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首先,建立健全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所有污染源进行准入许可,限制污染源的排放量、排放标准,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污染物的处理排放。其次,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重点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等,以达到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除此之外,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源入侵、非法采水等行为,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限制开发活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威慑效应。

(三)废水处理再生循环利用

废水处理再生循环利用不仅有助于减轻水资源压力,降低对自然水体的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推广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节水灌溉等,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其次,加强水污染治理净化工作,改善水体质量,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推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生物膜法、反渗透技术、超滤技术等,对水体进行处理净化,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除此之外,废水再生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将经过处理的废水用于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废水的综合利用效益[6]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资源保护是生态环保建设的重要内容,废水处理技术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通过处理污染水质,达到清洁水源,保护水质的目的,除了废水处理技术外,在水资源保护中,还要通过建立水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污染源头监管治理、废水处理再生循环利用等措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努力维护健康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慧,阮振宇,巨茜.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2(02):138-140.

[2]范娜,郭瑶,肖光胜.废水处理技术及水环境保护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2,(14):164-166.

[3]周俊.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6):27-29.

[4]刘莹莹.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9):112-113.

[5]梁璞钰.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6):182-183.

[6]李熔曦.关于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9):35-36.

作者简介:

施有艳 1990.9.2 女 甘肃兰州 汉族 大专 初级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 研究方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