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优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路径研究

刘长龙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 为了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提升预算管理的作用并落实预算管理相关要求,公立医院应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针对我国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情况,本文简要梳理了其内涵,分析了其现状与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就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
关键词: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制定长远目标的一种战略,通过全方位的管理来帮助管理者及时动态了解和管理医院经济业务,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医院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1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规划医院的未来经济业务和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在这种方式下,医院需要依据其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引来进行全面预测和规划,对预算执行进行过程管控,并将结果与既定的指标进行评估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预算更加注重将医院预算和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预算与负责科室部门相结合,预算和奖惩考核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对医院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提高医院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从医院所有业务活动到每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医院的预算管理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2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对预算重要性认识不够,职责不清晰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愈发强劲的挑战。然而,在一些公立医院中,预算管理仍存在重要问题。部分部门和工作人员认为编制与执行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相关工作,未能实现全员参与。一些公立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并未按照原有预算方案严格支出,调整预算方案导致年底预算执行率不高,这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此外,由于医院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成立处理跨部门事项的组织机构来指导和监督预算管理工作,也没有制定适合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

2.2 预算编制质量待提高

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存在时间过短,导致预算编制过程简单粗放,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很多医院在预算编制时使用较为简单的基数法,没有考虑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市场调研和论证分析,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精确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甚至会给医院带来一系列财务风险。

2.3 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预算支出项目繁杂、数据量庞大,信息化程度不高,手工收集数据导致工作量大、准确率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平台,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信息系统进行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完全靠人工审核和执行,加大了预算管控的难度。此外,财务部门不能实时了解科室预算执行情况,容易造成支出超过预算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2.4 预算绩效考核不健全

部分公立医院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绩效指标设置不够完善。预算考核只局限于考核实际执行金额和预算金额是否具有偏差,无法考核科室员工的质量和效率。业绩评价没有与科室的奖励以及员工薪酬、晋升建立联系,不利于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顺利完成预算目标。此外,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使得考核结果不准确,无法合理衡量预算执行情况。

3 优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路径

3.1 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层应该率先垂范,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全力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次,需要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将各类业务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同时,为了建立全员参与的预算文化氛围,需要深入人心的观念,让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积极参与其中。以上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在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领导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3.2 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程度提升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整体预算发展的基础,通过将未来目标与现实情况结合,可以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有效的财务指导。此外,职能科室提前准备工作也能够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避免预算缺失或不足的情况。运用多种预算交叉方法也可以提升业务工作量的衡量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医院各项任务和项目。因此,公立医院应该注重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同时灵活运用多种预算交叉方法,以帮助医院更好地解决运行发展实际问题。

3.3 完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程度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现代化。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预算管理,可以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全面预算管理和医疗费用管控的信息化改革有助于帮助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预算管理平台,并注重业财融合,完善业务系统预算管理功能,可以使医院在预算管理中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因此,公立医院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和医疗费用管控的信息化改革。

3.3 加强绩效考核

预算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合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过程中,可以确保医院经营活动围绕既定目标展开。与此同时,预算考核也应当与科室绩效相关联,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的实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公立医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在优化过程中,需要着重规范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控制成本等方面。加强内部监管与管理,确保每一项支出都符合预算编制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并注重控制成本,通过合理的采购和使用措施,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公立医院可以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韩斌斌,王颖颖,李宗泽.公立医院细化支出预算编制的实践探索———以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例.会计之友,2019(23):111-117.

[2]齐新红,殷雪.2015公立医院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探讨.中国卫生经济,34(02):92-94..

[3]郭丽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新思路.投资与创业,2021,32(23):105-107..

[4]张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监管难点与监管实践.医院管理论坛,2021(11)..

[5]游红莲,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财会学习.2020(09).,

[6]卢晓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