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结扎时至出生满28d,为新生儿时期,这一阶段新生儿的成长速度较快,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1]。护理干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状态。新生儿抚触护理为新型的护理技术,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头部、面部及四肢等实施科学性抚触[2]。在温柔的刺激下,促进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发育。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对新生儿护理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深入研究抚触护理的干预价值,文章将于本院分娩的9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9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划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48)。常规组男女新生儿性别占比是25:23,胎龄37-41w,平均胎龄(39.83±1.12)w。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8例。试验组男女新生儿性别占比是25:23,胎龄37-42w,平均胎龄(39.76±1.17)w。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8例。不同各组内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且入选新生儿家长均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P>0.05)。
1.2方法
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加强病房巡查,细致核对新生儿资料,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实施无菌操作。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抚触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环境干预
将新生儿抱到暖箱中,保持光线充足,室内安静,温度在32-34℃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适当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使新生儿保持放松。抚触护理前保持双手干净,温度适宜。适当使用润肤油、润肤露等,且准备好替换的干净衣物、毛巾及尿布等。
1.2.2抚触时间
抚触护理主要在新生儿午睡前、晚上睡觉前,2次进食间隔时间或者是沐浴后。这个阶段新生儿意识比较清醒,不会疲惫或者哭闹。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进食1h内建议不要实施抚触护理。
1.2.3抚触方式
(1)头面部:由新生儿前额中心位置,使用两只手拇指向上、向外轻轻推压,一直到太阳穴位置。下颌位置使用双手拇指向耳前划,呈“微笑状”。眉头上滑至耳后,呈“梳头状”。
(2)胸部:两只手放在新生儿肋下缘两边,右手上拉,手指向上,滑向新生儿对侧肩部,避开乳头、脐部,复原。左手相同的方式实施对向抚触护理。
(3)腹部:两只手收治交换,顺着结肠位置,从新生儿右下腹→上腹部→左下腹行顺时针滑动抚触。
(4)四肢抚触:护理人员两只手轻轻握住新生儿的双手与双脚,从上至下对其四肢实施揉搓护理,慢慢伸展其手指、脚趾的关节,注意动作轻柔。
(5)背部抚触:两只手指靠拢,放在新生儿的肩部位置。以脊椎为中线,两只手分别向左、向右横向划平行线,按摩到新生儿的骶骨位置。一只手扶住新生儿的肩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从新生儿的头部慢慢按摩到骶骨位置。按摩期间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状态及皮肤状态。
1.3评价标准
记录新生儿第5d摄入奶量、排胎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及睡眠时间。新生儿出生28d时,比较其头围、体重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实施数据统计,单因素以t或者c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身体指标对比
出生时两组新生儿的身体指标对比无显著区别,护理后试验组新生儿的体重、头围指标均明显提高,与常规组身体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入儿的身体指标对比(x̄±s)
2.2临床指标对比
试验组新生儿的第5d摄入奶量、排胎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及睡眠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新生儿,各项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指标对比(x̄±s)
3讨论
新生儿抚触护理是一种被动的有氧运动,主要是在皮肤接触的方式下,对新生儿脑细胞、神经系统带来适当的刺激,进而促进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身体功能发育[3]。抚触护理能够调节新生儿的睡眠节律,增强新生儿的注意力。在轻柔的刺激,音乐的氛围中,使新生儿更加舒适,降低其应激行为发生率[4]。适当抚触护理可促进新生儿大脑皮层活动,增加其脑内血流量,对其神经系统发育有益[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生时两组新生儿的身体指标对比无显著区别,护理后试验组新生儿的体重、头围指标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新生儿的第5d摄入奶量、排胎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及睡眠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新生儿。抚触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免疫能力及睡眠质量,护理干预价值加高[6]。
综上所述,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身体发育,缩短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提升其摄入奶量,护理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慧,钟月明,黄衬玲,等.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20,41(05):1225-1227.
[2]何梅香.抚触联合康复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9,4(24):183-185.
[3]贾晓琴,黄朝梅,龙静.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953-1954.
[4]孙洁,弓少华,彭姗姗,等.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2):188-189+191.
[5]汤莹.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146+151.
[6]王宇群.先俯后仰卧位抚触联合音乐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82-3384.
作者简介:梁素响(1979.03-),女,壮族,广西省田东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