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

陈宗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宜昌长阳,443500

摘要: 分析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正确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儿科随机抽取16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将随机抽取的患儿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有84例患儿,给予对照组临床传统治疗,在研究组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可托治疗,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需要(2.55±0.55)d、退热实践需要(2.12±1.02)d、干湿啰音消失时间需要(2.65±0.58)d、复发次数(1.31±0.32)次,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效果明显(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时,采用复可托治疗效果好,复发次数会减少。
关键词: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措施;临床疗效
DOI:10.12721/ccn.2021.1581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儿科中,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十分常见,该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障碍及咳嗽等。病情危急时,患儿可能会发生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本次试验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儿科随机抽取16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儿科随机抽取16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将患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84例,对照组患儿84例,在对照组中女患儿30例、男患儿54例、患儿年龄5~15岁(8.76±3.32)岁、病程3~14(9.12±1.23)个月。在研究组中有女患儿36例、有男患儿48例、年龄4~14(7.89±3.14)岁、病程3~15(9.16±2.10)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呼吸系统用反复感染患儿间对比基线资料没有太大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采用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抗感染、镇静、雾化吸入等,在研究组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复可托治疗方法,治疗前两周需要让患儿口服复可托,复可托需要用10 ml凉开水溶解开,其规格是2 mg一瓶,患儿每天喝2 mg。

1.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还需要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次数以及临床效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0个月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治疗效果是痊愈;在治疗临床症状后,会偶尔出现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情况,随访10个月内疾病复发次数不高于3次,治疗效果是显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在随访10个月内复发次数不高于6次,治疗效果是有效。没有达到有效、显效、痊愈治疗效果都称为无效。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临床总有效率=(42例-无效例数)/42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0.0软件中录入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复发次数是计量资料,临床总有效率是计数资料,计数资料即临床总有效率用%表示,应用卡方检验方法,计量资料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复发次数,用t检验方法。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别大。

2 结 果

在治疗后,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研究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研究组患儿疾病复发次数比对照组患儿疾病复发次数要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复发次数(x̄±s)

截图1741587720.png3讨论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免疫力比较低下造成的,其呼吸道易被细菌以及病毒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若不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对患者造成严重干扰。其反复感染一般是病毒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以致其停药就会复发,故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也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调查研究显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血液中IgA与IgG抗体明显下降,因此治疗时综合考虑内因与外因很重要,前者是呼吸系统感染的根本所在,治疗时要实时监测患儿症状变化与生命体征,避免再次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后者是指多元化因素,治疗时直接给予免疫系统抑制药物不能改善症状,因此采用调节抵抗能力或强化免疫能力的治疗方式能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抵御病原菌侵袭方面较弱,所以成为MP易感群体,小儿一旦被MP感染,常常会影响正常机体呼吸功能,并且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当前临床常采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来控制MP感染,能够阻断MP蛋白质合成,达到抑制MP活性的作用,从而能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易引发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等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所以本研究使用序贯疗法。它是指同一级抗菌药物在不同药物之间进行转换,根据患儿的实际病程为根据,目的是保证有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避免过高的浓度而达到间接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在用药的种类选择方面,考虑到位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而复可托属于免疫抑制剂,所以依据二者的特性,加上对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后认为在小儿的MP感染中,复可托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阿奇霉素起协同作用,故而促炎因子会显著下降。

综上,给予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上服用复可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祝依莎.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6):35-36.

[2]白梅.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0):45+51.

[3]蒋蕾.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32+34.

[4]瓦丽娜·再那里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107+109.

[5]董娜.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772-5773.

[6]王凤圈.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4):29-30.

[7]乌绰然.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58.

[8]周晓波.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8):64-65.

[9]康平.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172-173.

[10]刘军慧.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89-90.

[11]曾星.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