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多元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闻丽萍

宜兴市人民医院产科 江苏无锡 214200

摘要: 探究多元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多元化护理,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与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多元化护理;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3.1572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妊娠期糖尿病为女性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合并症,主要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在糖耐量受损,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母婴生命安全均造成较大威胁[1]。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主要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以避免血糖的持续高位而引发的妊高症、胎儿畸形等并发症增加。然而在临床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受疾病、心理等影响,会导致其血糖控制效果的不理想,故需要还需加强对治疗期间的患者的护理工作配合,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改善母婴预后结局[2]。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析了多元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妊娠并发症的改善价值,具体有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28.84±2.49)岁;孕周28-35(32.48±1.58)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35(28.53±2.57)岁;孕周28-36(32.61±1.52)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饮食与运动,并给于患者口头宣教、心理疏导等。研究组多元化护理,内容有下:(1)认知干预。落实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其中,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注意事项等讲解,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意识。(2)心理干预。详细分析患者的心理实际状态,引导患者主动、积极的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再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建立与患者的良好信任关系,帮助患者走出心理不良状态,保持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血糖控制、疾病的治疗。此外,还可为患者畅享宝宝出生后的各种趣事,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与宝宝分娩的信心。(3)胰岛素干预,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患者多采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故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胰岛素治疗的相关护理工作,比如讲解胰岛素作用、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等,并将胰岛素使用后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体现告知,指导家属做好低血糖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4)饮食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饮食尤为重要,故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血糖水平等为其构建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即满足患者孕期营养物质的需求,还可严格满足血糖控制的要求,遵循低脂高蛋白、少食多餐等原则,注意夜间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FPG、2hPG、HbAlc)与妊娠并发症(妊高症、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x̄±s)

截图1737440205.png2.2对比两组妊娠并发症

研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妊娠并发症   [n(%)]

截图1737440220.png3. 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更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不仅造成产妇自身感染、产后出血、妊高症等各种围产期并发症的增加,还会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不利于母婴安全的保证。同时临床实践表面,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不仅要给于针对性的治疗,还需配合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妊娠期并发症[3]。其中多元化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强调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并综合多方面的要求,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满足患者临床身心等多重需求[4]。本研究中,通过认知干预能够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意识与行为;心理干预则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与胎儿分娩;再加胰岛素与饮食等方面的干预,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更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对母婴的预后结局改善意义重大[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与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芬,张丽凡,林秀,徐玉英.多元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妊娠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2):14-19.

[2]李玉红.多元化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0):0052-0054.

[3]孙凤霞.多元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胎儿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7):23.

[4]王静珊.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4):150-153.

[5]张晓辉,张春梅.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