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的针灸康复临床进展

杨昱乾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其他关节。它会导致脊柱的生理弯曲改变,变得又直又脆又毫无弹性,同时也会引发脊柱和多个关节的炎症,包括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最终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和强直。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由“针”和“灸”构成,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无副作用,疗效好且迅速,适应证广,经济实用等。本研究就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针灸康复临床进展展开了综述。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针灸康复;临床进展
DOI:10.12721/ccn.2024.15703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变是累及关节,尤其是髋关节,一旦髋关节受累、预后不良,长期发展引起骨质破坏,导致髋关节严重疼痛,使患者关节活动受限,久之使髋关节形成骨性强直,造成终身残疾[1]。总的致残率达到15%—2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强直性脊柱炎不仅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例如,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从而产生较大的医疗费用,也可能因疾病影响而无法工作,导致经济困难。同时,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可能较重,因为他们可能面临疼痛、活动受限和可能的残疾[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引起脊柱和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4]。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它会导致这些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残疾。尽管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很大,但通过及时有效地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6]。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物理治疗则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运动疗法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和僵硬[7]。理疗则可以通过热疗、电疗等方法,帮助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而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

1. 针灸治疗

1.1普通针刺疗法

普通针刺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效果[8]。具体来说,针刺可以刺激局部的穴位,如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这些穴位能够调节脊柱的功能,舒筋活络,从而减轻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同时,针刺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目的[9]。此外,针刺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从而减轻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10]。同时,针刺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2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11]。具体来说,针刀疗法利用特殊器械如刃针或针刀,在无菌的条件下刺入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剥离松解粘连组织,可以有效地松解粘连组织,减轻疼痛和僵硬症状[12]。同时,针刀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进一步改善肌肉紧张和痉挛症状。此外,针刀治疗还可以通过整体复杂的反馈机理,刺激已经受到“重创”的病灶,促使其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逆转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13]。需要注意的是,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1.3腹针治疗

腹针可以刺激腹部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其次,腹针还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14]。此外,腹针还可以通过刺激腹部深层组织,改善肌肉紧张和痉挛症状,从而进一步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15]。同时,腹针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4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穴位刺激:通过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对穴位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从而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16]。(2)整体调理:穴位埋线疗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能够调理全身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3)抗炎作用:羊肠线在体内逐渐软化、分解,被吸收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长效的抗炎物质,能够减轻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17]。(4)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穴位埋线可以刺激肌肉和周围组织的恢复,改善肌肉紧张和痉挛症状,从而进一步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18]。同时,穴位埋线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9]

2.康复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包括:(1)合理锻炼: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通过合理运动将脊柱关节维持在最佳的位置,还能增强椎旁肌肉的力量。(2)物理治疗:可以考虑使用热疗,如热水浴等,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20]。(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的药物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能够有效缓解腰背疼痛、关节肿痛的症状;合并外周关节受累时,可加用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如柳氮磺砒啶、甲氨蝶呤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发僵情况;效果不佳时还可以选择生物制剂。(4)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出现了脊柱弯曲畸形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脊柱矫形术等。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骨盆区域。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进展。首先,针灸可以缓解疼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神经传导和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从而减轻疼痛感。一些研究还发现,针灸对于缓解夜间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其次,针灸可以改善关节功能。强直性脊柱炎会导致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针灸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一些研究还发现,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关节功能。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相比于药物治疗,针灸不需要使用药物,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此外,针灸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针具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因此,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其次,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症状。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和僵硬感。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炎症反应,进一步缓解症状。第三,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强直性脊柱炎会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针灸治疗可以减轻疼痛和僵硬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疾病困扰和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应对能力。一些研究还发现,针灸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 王娟,周守国. DWI、DCE-MRI及脂肪定量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23,38(5):610-614.

[2]  SEILER, MAXIME, VERMEYLEN, BASTIAN, POORTMANS, BERNARD, et al. Effects of non-manipulative osteopathic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physical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on clinical outcome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A preliminary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2020,24(4):51-56.

[3]   吴林飞,钱邦平,鲍虹达,等.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不同体位下主动脉相对椎体位置变化的MRI观察[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33(8):682-690.

[4]  宋晨宇,钱邦平,邱勇,等.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后机械并发症与GAP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33(2):97-103.

[5]  任利军,杨坤,张丙强,等. 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37例[J]. 环球中医药,2023,16(9):1901-1904.

[6]  段渊,谈天明,肖梦.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观察[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7):24-27.

[7]  凌春生,曾密,王冠,等. 督脉灸联合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3):1-4.

[8]  毛丹,张玉飞,王新义,等. 穴位埋线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J]. 中医正骨,2022,34(5):78-80.

[9]  张硕,陈鹏,杜红莲,等. 清热益肾定脊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腰椎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23,51(10):72-76.

[10]  赵严亮,王健美,胡植双,等. 关于不同HLA-B27基因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3,30(6):1007-1011.

[11] 吴佳,梁翼,李敏,等. 运动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及对BASFI、BASDAI评分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23,42(1):56-60.

[12]  黄小凤,邱明山. 揿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体会[J]. 中医药通报,2023,22(2):66-67,70.

[13]  黄琛,陈朝明,郭盼. 强直性脊柱炎针灸及综合疗法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2023,21(4):45-49.

[14]  刘瑾怡,王帅,徐雪汝. 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7例[J]. 福建医药杂志,2023,45(2):81-83.

[15]  陈鲁,谭素云,夏有兵.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现状及进展[J]. 中国处方药,2023,21(1):167-169.

[16]  方威锋.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蒸辅治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119-121.

[17]  周慧玲,刘园. 埋针治疗联合中药熏蒸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部僵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2):108-110.

[18]  王德娟,杨彬.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22,41(6):562-568.

[19]  方丽娜,田利娟,袁红丽,等. 小针刀结合龙火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ESR、CRP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9):11-15.

[20]路小伟,李智智,白呦呦,等. 殷克敬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探要[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