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稻栽培中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

田永富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政务服务中心,156331

摘要: 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种植过程中存在问题,将难以保证水稻种植效益。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手段进行解决,从而获得良好的栽培种植效果,提高整体收益。
关键词: 水稻栽培;水稻种植;效益
DOI:10.12721/ccn.2023.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1.1水稻的育苗与插秧技术

水稻的育苗技术和插秧技术决定了水稻在种植初期的生长状态,对水稻的整体生长发育意义重大。水稻的育苗和插秧技术也直接决定了水稻的质量,因此,应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的育苗和插秧。水稻的育苗插秧技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栽培技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水稻种植时,早育苗、早插秧会降低水稻的精米率,提升水稻的米稠度,晚育苗、晚插秧会对稻米淀粉的沉淀造成一定影响。总的来说,水稻的育苗和插秧技术会影响稻米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只有运用科学的技术对其进行栽培,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水稻的育苗和插秧不仅包括育苗插秧早期或晚期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水稻插秧育苗的间距问题。育苗插秧的间距过于紧凑,单位面积水稻基数过高,栽培的行距就会随之缩小,会降低水稻的精米率,影响水稻的硬度及淀粉含量。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育苗插秧技术,准确把控插秧育苗的间距问题,才能提高水稻的精米率,保持水稻硬度稳定,促进水稻种植效益的增长[1]

1.2水稻栽培的施肥技术

水稻的施肥技术是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施肥技术对水稻的效益和生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才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水稻是禾本科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对各种元素的肥料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氮、磷、钾、硅等元素的肥料。这几种元素的肥料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其中对水稻质量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元素肥料是氮肥,其次是钾肥,最后是磷肥和硅肥。根据氮元素对水稻的特殊作用来说,氮肥可以更好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保证水稻的高产量和高质量,但同时也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不能施肥过多或过少,施肥不合理会影响水稻的总体质量和产量。此外,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钾肥、磷肥和硅肥,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善水稻整体的外观形状。为避免因施肥问题而造成水稻质量和产量的降低,水稻栽培的施肥技术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可见,水稻栽培的施肥技术对水稻种植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3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

除草可以有效保障水稻的生长发育环境,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是水稻栽培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只有保证水稻生长环境,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生长质量和产量。在稻田中,杂草的存在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吸取许多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水稻进行养分竞争,影响水稻的总体产量。因此,水稻的田间除草工作是保证水稻质量和生产量的关键,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除草技术对水稻进行除草,才能保证水稻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通常来说,使用除草剂对稻田进行除草是最常用的除草手段,除草剂可以有效消灭田间杂草,为水稻营造正常生长发育环境,但是在使用除草剂之后会在水稻上留下相应的除草剂痕迹,影响水稻品相。因此,在水稻栽培技术中,除草的难度和除草所带来的问题需要有关农业部门及时解决和处理。

1.4水稻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水稻栽培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病虫害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质量、产量影响较大,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严重破坏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病虫害一旦发生,其品质和产量都会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制约着水稻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这些病虫害来自不同的害虫,都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处理主要是以传统方式将化学农药喷洒到水稻上,一旦病虫害接触到水稻,就会受到化学农药的影响,进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但是,传统化学农药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会杀灭害虫,还会残留于水稻表面,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防治害虫。

2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2.1培育壮苗水稻

培育壮苗水稻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壮苗的培育工作是保障水稻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基本工作。培育壮苗水稻可以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在保障水稻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培育壮苗水稻需要确保土壤的湿度和松紧度,严格筛选水稻苗,采用高质量、高产量类型的水稻苗进行水稻种植。在种植前期,应严格把控水稻种植区的环境,既要选择距离水源较近利于灌溉的地区,又要选择土壤松紧度相对适中的种植环境。育苗的选种是培育壮苗水稻最关键的步骤,只有选用适合栽培的高产品种,才能确保壮苗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育苗的选种要以科学眼光进行,根据有关科学知识搜集育苗培育资料,选择高产量适合栽培的品种进行壮苗培育工作。在壮苗培育工作后期,应加强对育苗的培养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激发壮苗的特性,促进其健康生长,有关水稻种植人员应及时进行施肥和除草工作,保证壮苗可以在稻田间健康生长,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2]

2.2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

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管控水稻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首先,应有效管控水稻的水分。水稻区别于其他传统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环境离不开水源,但是水分又不能过多,因此需要水稻种植人员进行水稻的水分管控,对稻田间的水分进行区域化管控。其次,需要严格按照施肥要求对水稻进行施肥管理,尽量选用生物化肥和新型化肥,减少使用传统化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水稻的产量,还可以促进水稻质量的提升,对人们的食用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再次,除草工作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意义重大,减少田间的杂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保护水稻的产量,因此对于田间水稻的除草工作管理,需要水稻种植人员以科学的除草方式进行。同时除草工作应秉承绿色除草的理念,采用新型的除草方式减少药量、提高产量,有关除草人员应做好除草记录,控制杂草生长,确保水稻可以健康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2.3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生长情况除了与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稻田肥力有关外,还与病虫害防治有着直接关系。据调查,水稻常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曲病、稻飞虱及稻螟虫等。这些病虫害的存在,阻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使水稻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因此,种植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病虫害种类为依据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例如,水稻叶稻瘟防治中,每100—200m2可使用100g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兑水45kg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中,每667m2水稻用40g井冈霉素兑水45kg喷雾防治;稻螟虫防治中,使用30g98%巴丹原粉,将其与25kg的稀土混合,撒施在根部,或者每100—200m2使用80g50%螟怕可湿性粉剂兑水45kg水喷雾防治。病虫害防治期间,种植人员要严格控制喷洒范围、药物使用剂量和浓度,避免周围环境和其他健康水稻受到农药的伤害。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进步,水稻的种植也开始从人工转移到机器的种植上,虽然节省了人力,增加了生产效率,但是有很多原因所致,水稻的种植呈现减少的趋势,水稻的质量也不高,基于此,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秧苗种植技术的改善,给予合理的灌溉,以及加强田间管理。对水稻的施肥要科学,到合理预防水稻的病虫害,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双重目标的实现,使农民增加产量,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水稻种植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秀丽。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家致富顾问,2020(06):47.

[2]谢文。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3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