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概述
结合饮用水的检测价值而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备物质,水源可满足人类的运动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和维持有氧呼吸等工作;作为人类生活中消耗量较高的物质,在水质存在污染下,会影响人体健康,以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看,80%的疾病与水污染或变质有关,因此做好生活用水的检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但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受到资金、信息和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其环境、卫生质量不高,此外在村民居住分散、用水保护意识低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出现饮用水指标不合格的问题。
2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
农村区域饮用水检测工作的实施时机较晚,这也造成没有完善的饮用水检测制度,不具有自来水的检测力量。而有些农业区域并不能完整覆盖自来水的检测网,又缺乏相应的监测设施和人员,这也使得农业自来水的检测工作没有标准可依,无法定期地检测监控农业饮用水的水质与安全。
2.2设施设备老旧
在新农村的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最多的设计使用时间约为15年,记者经过采访不同地方,也看到了中国乡村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普遍存在着设施配备老旧的问题,且供给能力薄弱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状。同时由于中国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存在着总量大、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小等特点,自来水供应量一直较低,无法适应农村日渐增长的生活用水要求。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水源收益率人口规模约为百分之七十五,而农业水源收益率人口规模则只有百分之四十五左右。设施设备的老旧、更换速度缓慢影响着中国农村居民对自来水的体验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改善对策
3.1检测方式落实
对于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水质检测而言,主要方式为取样送检,其流程有随机取样、样品抽取、送检和分析总结等方面,需要结合实地取样的环境和人为因素,在取样线路、采样容器和样品存储方式等方面做好设计工作,同时在检测工具选择和检测风险识别上也要做好相关工作,可在充分落实检测的安全、卫生、环保和真实的原则下,提高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水质检测要结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检验相关规范,既要参考地区的人均覆盖、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和制水消毒设备运转等情况,也要做好当地的区域范围内水源类型的划分,在规范性的检测下,提高检测质量。
3.2质控方法选择
为了提高饮水水质的检测质量,需要在实际检测中落实各类检测质量控制方法,有平行样分析、不同方法检测比较、不同检测室互检和标准物质分析等方法,以平行样分析和不同方法比较为例,平行样分析要对每一份的水样检测和每一项的指标分析进行两份水质检测,提高检测精度;不同方法比较则是对同一个样品分别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但要确保两种方法具有可比性,提高该质量控制方法的落实有效性,应结合需要进行选择。
3.3创新方法,促进监管信息化
在网络信息时代,全国不少省市已经开始把最新的技术应用于饮用水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彻底改变了现有的监控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监控效率。所以,强化地方信息管理能力是中国饮用水质量监督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在。乡村地区不同于一般县城,饮用水资源多样化,要针对地方的实际,主动参考国内各地方的成功实践,并邀请专家学者和地方农村信息化工作者与其他机构协作,还需增加政府对地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并适当进行资金配置,为当地饮水健康数字化工程建设创造了投资渠道,以克服地方投资困难。此外,将针对沉淀、过滤、杀菌等重点过程设置质量的网络监控装置,通过大数据获取有关资料,及时掌握本地饮用水卫生状况,利用好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
3.4监管源头,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
强化了对水生植物管理和供水单位的监督,以保证水源饮用水安全。有关单位要监测供水管网施工、饮用水环境、水体质量的状况,对饮用水设备的产水设施消毒状况,对各种饮用水设备的质量实施考核与监控,清除得分低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饮用水设备。同时,相关单位必须对饮用水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严格限制污染物直接排泄,严格执行预防和属地治理监管措施。
3.5强化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水质改善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现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水质监测应涵盖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多方面内容,以全面评估水质安全性。同时,监测结果要及时向农村居民公示,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6合理选择取样位置与数量
在进行了水体监测的前端准备工作之后,专业监测人员所面临的另一个课题便是对水样取样地点的选取及其位置的计算。按照我国目前对乡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关要求,水样的采集地点通常应选在水体中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以保证被采水样在本地乡村的饮用水系统内都是被污染概率最高的,如此就可以保证饮用水系统的总体安全。监测人员还可以选择在当地水源点、自来水处理厂的处理厂房内、饮用水处理厂的出水口内、供水网管末端取水口内、当地尚未出现环境污染现象的地方等处采集水样,并针对现场实际状况作出了适当选择。另外,现场如果出现了几个相同性质的取样点时,就以每个取样点所流出水质覆盖的人数为依据加以选取。以某村供水网管末梢排出口为例,当该供水网管的末梢提供人口高于二万人时,则根据人口每过二万人就选取一个末梢排出口的数量进行取样;而如果网管末梢提供人口小于二万人时,则选取几个末梢排出口进行水质取样即可。
3.7积极引进人才,加强水质部门人才管理
因为饮用水质检产品都要求相应的专业技术,所以检测人员的知识程度一定要和国家标准要求相适应。为提升生活质检的效果,政府应该主动吸引专业人才,应保证所有人员都通过考核,以弥补质检机构、饮用水生产单位的人员储备。并应经常对专职工作人员和在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增强工作人员学习技能的意识,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通过优化系统的学习,不断提高技术能力,从而提高了饮用水产品质检结论的准确度与效力。另外,相应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也要发挥监管作用,要进行协同合作,各个部门应制定动态的工作方案,保证监测机构能够按时进行饮用水监测,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结论
农业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事关农村人口健康有序生产生活的关键工作,是维护农业人口生活安康稳定的良心工程,是促进当地农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是提高我国农业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当前,各级水利部门都应当协助地方政府部门、农业地区水处理厂等相关单位,树立起维护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正确信念,继续扬起高效廉洁的大旗,各岗位工作人员落实好自身的责任义务,并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知识素质教育培训活动,为农业区域的供水安全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桢,凌桂岩,韦春霞.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02):114-115.
[2]李爱英,刘小娜,白皓,等.延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
[3]申玉军.盱眙县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6):30-31.
[4]赵瑞霞,姚增芸,江岩.历城区部分乡镇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5年2卷1期,45-46页,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