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无公害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

蔡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站

摘要: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无公害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草莓;病害;虫害;防治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0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无公害草莓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

1.1白粉病

1.1.1症状:该病发生于整个生长期,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和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随着病情加重逐渐扩大,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同时会发生在果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整个果实或者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粉,该病发生温度在15~20℃。

1.1.2防治方法:可以在10月下旬进行硫磺熏蒸,每亩地大棚使用99.5%的硫磺粉15~20g,每天2h每周两次,连续两周,发病期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翠贝干悬浮剂5000倍液喷雾。

1.2炭疽病

1.2.1症状: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叶片染病为圆形和不规则形病斑,直径0.5mm~2mm,一般为黑色,有时浅灰色,类似墨水渍,发病初期心叶1~2片失水,然后整株枯死,叶柄和匍匐茎初期凹陷,形成棕褐色纺锤形病斑,炭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气温3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发病严重,高温盛夏雨季极易发生。
1.2.2防治方法:栽植密度不宜过密,重茬地块注意消毒,可以在苗期,喷施25%密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750倍液交替使用,5d~7d喷施1次,连喷2次,注意整株都要喷到。

2种植草莓主要虫害及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

2.1蚜虫

121.1为害症状

以成蚜和若蚜在大白菜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受到抑制。蚜虫分泌的蜜露,是霉菌寄主,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早衰。

2.1.2农业防治

及时清洁田园,拔除病叶,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1.3物理防治

采用30cm×40cm的黄板诱杀蚜虫,插25块/667m2~30块/667m2,黄板比空心菜顶部高20cm左右,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及时把黄板上残留的蚜虫清除干净,再重涂一层机油。

2.1.4药剂防治

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及时进行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除虫菊素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或用20%蚜虱净1500倍液~2000倍液喷雾,药剂交替使用,隔7d~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采收前15d停止用药。

2.2红蜘蛛

2.2.1为害症状  

红蜘蛛以若虫常群集于叶背上,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为害植株。造成叶片失绿、叶缘向上翻卷,以致枯萎、脱落,造成空心菜早期萎缩,严重时植株死亡。

2.2.2农业防治

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减少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降低虫源基数,防止其转入田间。

2.2.3药剂防治   

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用1.8%多虫螨丁乳油2000倍液,用1.8%阿锡螨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喷雾。药剂交替使用,隔7d~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采收前15d停止用药。

2.3斜纹夜蛾

2.3.1斜纹夜蛾为害症状

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幼虫体色变化很大,主要有3种:淡绿色、黑褐色、土黄色。

2.3.2发生规律

1年发生代数一年2代,以蝇在土下3cm~5cm处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每只雌蛾能产卵3~5块,每块约有卵位100~200个,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经5d-6d就能孵出幼虫,初孵时聚集叶背,4龄以后和成虫一样,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里,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片。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趋化性,黑光灯的效果比普通灯的诱蛾效果明显,另外对糖、醋、酒味很敏感。 卵的孵化适温是24℃左右,幼虫在气温25℃时,历经14d~20d,化蝇的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20%左右,蜂期为11d-18d。

2.3.3防治方法

2.3.3.1 农业防治

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蝇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2.3.3.2生物防治

利用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合物,专一性地吸引同种异性与之交配,而我们则可通过人工合成并在田间缓释化学信息素引诱雄蛾,并用特定物理结构的诱捕器捕杀靶标害虫,从而降低雌雄交配,降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使用该技术不仅在靶标害虫种群下降和农药使用次数减少的同时,降低农残,延缓害虫对农药抗性的产生。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中的天敌种群,非目标害虫则因天敌密度的提高而得到了控制,从而间接防治次要害虫的发生。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低碳经济态建设要求。

2.3.3.3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柳枝蘸洒500倍敌百虫诱杀蛾子。

2.3.3.4药剂防治

25%菜喜悬浮剂1500倍液,或10%除虫菊素乳油1500倍液,或2.5%天王星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由于幼虫白天不出来活动,喷药宜在午后及傍晚进行。每隔7d~10d喷施1次,连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