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信号与系统全英文课程建设研究

王永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前景广阔,沿线国家留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高水平全英文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的措施。以信号与系统全英文建设为例,针对目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建议,以推动我校人工智能国际班高水平全英文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 一带一路;全英文课程;信号与系统
DOI:10.12721/ccn.2022.1571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引言

教育国际化是开拓国际关系,为国家谋福利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中国为主导“一带一路”开发合作框架战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管理理念,促进了我国教育对国际化标准的认同,“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教育发挥特殊作用,尤其是在人文沟通、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都应该为世界新秩序建设做出贡献。信号与系统是人工智能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后续多门课程的基础,课程中抽象概念多且难理解,涉及复杂的数学计算,如何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提升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根据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全英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期待为我校国际人工智能班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信号与系统全英文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对人工智能国际班全英文信号与系统教学现状展开的调研与研究,梳理了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授课采用的是全英文教学,对于非母语授课的中国教师讲授全英文的专业课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不但考验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也对教师的听说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限制了教师对知识拓展的发挥,教学内容局限于PPT和讲义,对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缺乏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甚至影响学业的顺利进行。

(2) 教学模式单调

现有的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侧重于公式推导、定理证明,采用课堂“填鸭式”教学,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缺少对公式定理背后所蕴含的物理意义的真正理解,这样自然也就无法培养起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填鸭式”教学老师单向授课,课堂氛围较为枯燥。

2信号与系统全英文建设探索

(1)培养高水平的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

高水平全英文信号与系统师资队伍是保障全英文授课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全英文授课的教师需要付出比母语授课成倍的努力。学校可以开展全英文课程项目建设,加强国际、校际和学院之间的合作,资助授课教师与国内外同行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相关的教学资料,不断提升信号与系统全英文授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注重教学交互性

信号与系统中包含了比较多的抽象理论,需要学生较好的数学基础,学习难度较大,授课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随堂测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掌握程度。

(3)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改革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理论思维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工程人才的工程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逐步用工程思维去思考问题。强化实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内容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课程具有更多的新颖性和挑战性,加强教学内容和实际项目的联系和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

当今线上信号与系统的教学资源也相当丰富,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视频教学资源提前了解课程内容。线下教学活动可以转化巩固线上的知识,授课老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共同研究解决课程中挑战问题,获得对知识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 总结

基于信号与系统全英文课程建设过程研究,探讨了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亟需人工智能专业的国际化人才,信号与系统做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开设全英文课程更有利于留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专业知识,掌握人工智能专业领域国际现状和前沿热点。通过信号与系统课程团队近三年的全英文课程建设,完善了英文教学大纲、授课方案和内容,并结合沿线国家留学生特点与现状探索合适的授课模式与管理考试方法,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工智能工程的创新型人才,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