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结合小儿呼吸系统而言,肺炎属于常见性疾病,以感冒作为基础,在病情恶化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肺炎。针对婴幼儿,其呼吸道、抵抗力相对较为低下,一旦受到感冒影响,将会逐渐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导致肺炎。小儿肺炎在发病方面相对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对婴幼儿健康威胁严重,一旦没有及时予以治疗,将会加大患儿死亡的概率。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小儿肺炎的重视度,借助有效治疗,实现小儿肺炎的有效防治。
1.小儿肺炎临床特征
在婴幼儿时期,小儿肺炎的出现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北方的春、秋季节,属于高发时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受到病原体感染影响,引发肺部炎症,将会造成肺炎。同时,在羊水、油类吸入以及过敏情况下,也会造成肺炎出现。按照病理分类,小儿肺炎包括大叶性、支气管、间质性肺炎。按照病因分类,小儿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以及非感染性肺炎。按照病程分类,针对急性肺炎,其低于1个月。针对迁延性肺炎,其在1~3个月范围内。针对慢性肺炎,其在3个月以上。按照病情轻重分类,轻型肺炎只涉及到呼吸系统,存在发烧、咳嗽以及湿罗音等。重型肺炎将会进一步影响到肺外脏器,引发呼吸困难。按照临床分类,小儿肺炎被分为典型、非典型肺炎。
针对小儿肺炎,其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等,还包括呼吸急促、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在小儿肺炎中,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起病较急。当患儿出现肺炎后,将会呈现出发热、咳嗽以及气促等情况,在精神上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烦躁不安。针对体征方面,患儿多以呼吸增快为主,出现发绀以及肺部啰音。对于重症肺炎而言,在发病后,不仅呼吸系统受到影响,还会进一步造成循环系统受损,导致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当患儿出现肺炎合并心衰后,其临床表现有:(1)呼吸加快至60次/分以上。(2)心率突增至180次/分。(3)状态不安,发绀显著,面色呈现苍白色。(4)心音呈现低钝、奔马律。(5)肝脏增大明显。在小儿肺炎中,常见并发症包括脓胸、肺大泡等。针对其检查手段,可借助外周血、白细胞检查完成。病原学检查以X线检查完成。
2.小儿肺炎治疗
当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及时送医治疗,家属应明确告知患儿症状表现,落实相应检查,检查包括支原体唾液检查、X线透视以及验血。当患儿被确诊为肺炎后,要及时为其提供有效治疗。
2.1抗生素使用
近年来,各类抗生素药物层出不穷。以支气管肺炎为例,其首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在婴儿阶段,其以肌内注射形式完成,40万单位,每日两次。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剂量的加大,以80万~160万单位完成与生理盐水的混合,借助静脉滴注方式完成。当病情出现好转后,可予以减量,改为口服形式完成治疗。针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应用红霉素治疗,口服、静脉注射无限制,在剂量方面,主要以患儿体重作为参考。正常情况下,要求注射剂量在30~50mg,可配合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针对具体应用,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副作用情况,做好用药指导。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借助头孢完成治疗,氨苄青霉素应用也较为常见。当患儿为婴儿时,无需皮下试敏,同时该药物抗菌谱相对较为广泛,味道较高,对患儿而言,具有较高的接受度。正常使用剂量为12.5~25mg,每天3~4次。结合病情变化,合理控制服用疗程[1]。
2.2激素使用
对患儿进行观察,当患儿存在毛细支气管痉挛、暴喘情况时,可提供其激素治疗,治疗时间在2~4天,效果显著。针对具体药物选择,目前在临床中多以泼尼松为主,剂量在1~2mg/d,在患者暴喘发作的情况下,可借助肌内注射形式,完成氟美松治疗,剂量在1~2mg,之后完成泼尼松治疗[2]。针对高烧不退、合并中毒性脑病患儿治疗,可将泼尼松增加到输液通道中。结合激素类药物使用,应配合相应抗生素。究其原因,即使患儿为病毒性肺炎,仍然会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情况。当然,基于暴喘不严重患儿,则不需要使用激素。
2.3毛地黄制剂使用
针对存在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指征患儿,可提供地高辛治疗。如果患儿为婴儿,则剂量在0.03~0.04mg。其中,首次用药剂量应在总剂量的1/3,结合剩余药量,应建立6小时间隔中使用。所有治疗药物要求在18~24小时范围内使用完成。在后续治疗中,基于总量而言,每日用量应控制在1/10左右,可借助维持量法。当患儿仅存在心率快现象,未发现其存在其他心衰指征,可以总剂量1/10完成治疗,后续用药保持在1次/12时,剂量无变动。建立在早期给药保障的基础上,可有效实现心衰预防。当患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人员应注意尽早应用药物,因为药物主要以口服完成治疗,其在方便性、易行性方面较为显著,在给药量不高的情况下,间隔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出现毒性反应的情况降低。如果患儿病情危重,可借助静脉注射,提供地高辛、西地兰治疗。在使用毛地黄制剂前,要明确患儿脉搏,一旦其脉搏低于120下每分钟,应及时停用药物。在病情反复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药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出现低钙血症,针对静脉注射毛地黄制剂,应避免静脉给钙,以免造成患儿心脏停搏的情况。
结论:本文建立在小儿肺炎研究背景下,对其疾病的分类以及临床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以及毛地黄制剂治疗,为不同类型小儿肺炎治疗提供有效保障,以小儿肺炎防治作为前提,推动疾病的治疗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征.小儿科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研究[J].名医,2018(08):93.
[2]卢红英.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J].北方药学,2018,11(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