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王碧川

黑龙江省拜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摘要: 因为软土地质松软,承载能力极差,所以在软土地质上的施工具有很多困难。而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住房形势,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楼宇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提前对软土地基进行充分的处理,需要采用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及其特性,之后提出了软土地基施工的注意事项,并通过详细的对比讨论了现有的几种处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情况,最后提出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现存问题。
关键词: 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国情的推动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建筑行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建筑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这大大提高了建筑企业经济的水平。自步入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人口激增,住房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物,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各大建筑企业单位的施工水准也显著提高。我国地貌多样,土质松软面积占据很大比例,而在软土建筑地基施工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软土地基处理。

一、软土地基的形成及特性分析

地基质量直接决定整栋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由于我国地貌多样的特征,在软质土地上进行施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充分,就会为建筑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务必确保对软土地基进行充分的前处理。

软土地基的成因是土壤中的含水量过高,饱和度过大,使本来坚硬的土壤变成质地松软,十分粘稠的淤泥、泥炭土、淤泥质土和沼泽土等软质土。软土地基具有极差的抗剪能力,在这样的地基上建筑的楼宇,极容易出现墙面开裂和整体坍塌的情况。由于软土地基的土壤承重能力很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负载过大,使得承重能力差的土壤发生变形情况,所以在进行搅拌、振动以后,土壤的内部结构会越来越差,承重能力也变差,很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沉降发生。因此在软土地基建造建筑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1]

二、软土地基施工安全技术注意事项

对于土地施工来说,无论是何种施工,保障现场的施工安全始终是保持技术先进性的第一要务。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各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施工的安全性,并将安全生产添加到每一个环节制度中,为提高人员施工水准、效率及建筑整体质量奠定有力基础。所以,施工企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落实安全生产理念,在每一次施工生产前,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检查,提前准备应急措施,施工过程中也应时刻监督,避免意外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各项要求。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和标准并成立专项监督小组。为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符合安全要求,必须对施工装备、人员配置、使用材料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切实提高安全性。此外,应秉持预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宣传,努力营造人人重安全,人人懂安全的工作氛围。

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主要为施工工人及项目负责人和监督人员,定期普及相关安全常识。可以定期组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分析其事故原因,前期工作的缺陷等,借此强化施工安全理念。此外,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新兴技术的培训,使技术团队与国际接轨,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确保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技术变革,提高施工质量。

最后,必须对施工的安全性做定期的检查。主要检查施工设备,消防设备,应急设备等关乎安全的设施。一经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联络相关人员进行解决,切莫掉以轻心[2]

三、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一)换土垫层法

如果地基的软土厚度较薄,最妥善的办法就是采用换土垫层法,该方法的主要流程就是先将地基面的软土部分或全部挖走,然后再从别处运来砂石碎石、煤渣等坚硬的材料层铺设在原来的位置借此提高地基强度,在选择垫层材料时,常选择渗透性好、稳定性强和抗侵蚀的中粗砂,能够防止垫层地基出现变形和沉降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基换土时必须确保整块土地的平整,提前将凹坑填平,并将建筑杂物及时清除,同时必须确保换土面积大于地基面积,整平并碾压密实基底后才能进行垫层,并堆出一个坡度,分层填筑。在换土垫层的过程中,要保证垫层的密度符合要求,而保证密度的关键就在于对地基垫层后的碾压,所以在碾压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和使用正确的碾压机械,以免由于碾压不到位造成的工程质量和进度问题,也防止对地基再次碾压造成的成本问题,在垫层换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地基两侧挖临时的排水沟,防止由于雨水过多流入到地基的基坑内。

(二)深层水泥搅拌桩法

深层水泥搅拌桩法一般在砂土和粉土地质上应用较多,这种方法需要先在软土中加入固化剂,之后利用搅拌机对混和固化剂的软土进行强力搅拌,利用水泥的固化效果使软土变硬,以此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冬天,还要注意水泥的凝结强度和凝结时间,只有两者同时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继续施工,否则容易出现软土硬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导致地基不稳的情况出现。在每一次施工前,都要严格检查施工器械和施工材料的各项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检查搅拌水泥的强度,此外,必须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度,地面尽量保持平整,对所需的器械进行提前检修和保养,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必须确保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合理,工程器械规范使用,道路交通畅通。在钻孔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管道中有误堵塞,以防止水泥搅拌桩带水钻孔,带来安全威胁。最后就是要提前检查搅拌桩的质量,确保水泥搅拌桩的桩体垂直度符合要求。

(三)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主要依靠在软土地基表层进行堆载土层来实现,确保人为地控制软土地基有序沉降固结,借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强度,避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二次沉降的情况出现。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往往比较稳定,并且操作流程简单,不需要特定的大型设备和其他添加物质,因此可以适用于较多软土地质。在整个操作中,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缓慢地,逐层地进行堆载,每进行一次堆载,都必须进行充足地检查,慢慢强化地基,一方产生裂纹。另外,由于软土层的自然特征以及堆载预压工作都需要逐层进行,施工工作人员进行软土地基的堆载预压处理需要消耗非常久的时间,根据具体工期情况独立或者综合其他方式使用[3]

四、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对于不同软土地质特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方法,每一种处理方法都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施工人员应提前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根据情况做出选择,而一旦选择的处理方法不合适,不但会延长工期,提高施工成本,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素质差也会影响地基处理的质量,例如深层搅拌法是一个很好的处理地基的方法,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施工单位素质和施工机械,由于地基处理施工队伍快速发展,导致有很多施工队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技术熟练的人很少,影响在操作中的质量,还有就是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施工机械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五、结束语

软土地质是我国辽阔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对软土进行处理这一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因此建造的楼宇都具有质量保障。但随着住房形势的逐渐严峻,我们应继续加大软土处理技术革新的投入,使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施工成本越来越低,施工效果更如人意。

参考文献

[1] 杨文.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307.

[2] 王鑫.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探究[J].居业,2017(10):86-87.

[3] 刘福林.浅析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