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政治哲学课学习路径探讨

邹玉婷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一中,333000

摘要: 高中政治哲学课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应试成绩,‌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高中政治哲学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思维能力、‌关注时事热点、‌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探讨高中政治哲学课的学习路径。‌
关键词: 高中政治;哲学;学习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3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经济、‌思想、‌政治和哲学四大板块。‌其中,‌哲学部分因其内容的抽象性和较强的理论性,‌成为部分学生理解的难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将对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的学习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中政治哲学课的学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学习政治哲学能够深刻增进学生对国家制度与政治体系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激发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与智慧。其次,政治哲学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及辩证能力,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强化了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出更为理性与全面的判断。

再者,政治哲学教育聚焦于社会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观,进而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意识和高度公民素养的个体。

最后,政治哲学的学习还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让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政治哲学课学习路径

1.梳理哲学发展脉络,感受哲学独特魅力

哲学,这门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学科,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智慧与思想探索的灯塔。在不同历史时代,哲学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引着方向,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还促进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激励着人类不断改造并美化现实世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景。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舞台上,教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的长廊,梳理哲学的发展脉络,从古代先哲的深邃思考到近现代哲学的多元绽放,让学生领略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的璀璨光芒。

在教授“追求智慧的学问”这一课时,教师可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沿着哲学发展的壮丽轨迹,亲身体验哲学的无尽魅力。开篇伊始,教师可精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巨匠的深刻论述作为引子,不仅为学生勾勒出哲学的宏伟蓝图,更激发了他们对哲学起源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巧妙点出:“哲学的种子,深植于人类对宇宙浩瀚、人生意义的深切追问与不懈思考之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哲学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跨学科的学习策略,将历史与语文的丰富资源融入课堂。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的旅者,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先贤的智慧箴言中汲取灵感,再到老子、庄子、孔子等先秦哲人的深邃思想中遨游,最后触及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大师的思辨精髓。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哲学名言,更在无形中构建起一个跨越千年的哲学对话平台。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哲学家的思想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正是这些哲学家们运用哲学这把钥匙,解锁了科技发展的密码,或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方案。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类发展的深远影响,更激发了他们探索哲学、理解世界的热情。

2.创设多种学习情境,生动理解哲学知识

哲学,作为智慧探索的殿堂,其教学应当紧扣其本质精髓,即启迪思考、激发联想。教师应当成为思维的引路人,巧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紧密围绕哲学主题,将历史、社会、自然乃至日常生活的纷繁现象交织在一起,构筑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思考场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被鼓励跳出传统知识点的桎梏,不再满足于机械的背诵与记忆,而是学会将各种现象视为哲学思考的素材,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融合。

例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 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生动理在讲解“联系是普遍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一哲学原理时,教师可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为学生播放一段宇宙天体运行的震撼科普视频。视频中,四季更迭与太阳运行的紧密关联,潮汐现象随月亮盈亏而变化的自然奇观,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万物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微妙至极的联系。这一视觉盛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促使他们开始从科学的视角审视并理解联系的普遍性。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更多跨越时空、跨越领域的联系实例。有的学生联想到“蝴蝶效应”,意识到在一个广袤的系统中,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巨大的后果;有的学生则回忆起“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深刻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还有的学生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微小事物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以其真实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3.引入丰富文化资源,深入探究哲学知识

哲学的学习领域极为广阔,其每一个分支都如同星辰般璀璨,并与众多其他文化知识领域交相辉映,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网络。因此,构建广博的文化知识底蕴,对于深化哲学学习成效而言,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关键路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哲学的海洋中遨游时能够触类旁通,更能促使他们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哲学问题。同时,哲学学习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与挑战。面对这些难题,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跨学科的文化知识作为“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课时,教师可巧妙地融入丰富的文化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哲学的奥秘。特别是当触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这一核心概念时,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理解障碍,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多元的学习工具与资源,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化。

例如,学生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探索物种起源的奥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种种未解之谜,往往通过神话传说来尝试解释物种的起源,这种基于直观感受与经验积累的认知方式,正是感性认识的生动体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近代,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则是以科学观察、实验验证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的系统理论,这无疑是理性认识的光辉典范。

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的学习路径是多元化的,‌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政治哲学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高中哲学常识课具体学习策略培养途径及学习方法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20 (6):119-120.

[2]邓清莲.论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20(10):115-115.

[3]邱丽芳.高中政治课“寓教于美”的实践路径建设[J].中学时代,2021(21):105-105.

[4]宝力高.谈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高效课堂建立[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