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不例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污水不加处理排放、酸雨、能源浪费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环境监测和保护工程中十分必要,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保证了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科学,还提高了检测效率,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一、物联网与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自物联网这一概念产生至今,这种技术便在人们生活、工作中被广泛的应用,且经历了从认识到应用发展流程。目前,这种技术在环境监测工程中十分常见,其应用有效提高了环境保护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通过工作实践表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要想更好的解决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提前了解物联网技术原理以及其与环境监测之间的联系。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对目标物体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以便能够精准的实现定位、识别和分析等目的。目前常见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含了GP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红外线传感技术等。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物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是将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资源整合的过程,其应用不仅方便了人们生活、生产,也让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2、物联网技术与环境监测之间的联系
目前,利用物联网进行社会各行业监控、管理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开展社会物联网建设更是成为当今政府部门和社会发展的共识。在环境保护领域,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其中效果非常突出,对实现新型节能环保目的、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升级、促进环保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环境监测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内容,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工作体系进行优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后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内容。
二、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机构将重点放在环境保护领域,这也给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监测是所有环境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监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乎着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新时期,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环境监测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但是就其应用现状分析,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结合物联网技术,现阶段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和机制,而且由于受到监测环境、技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环境监测的结果也会产生偏差,这也就影响技术应用体系的完善建设。另外,由于现阶段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还在发展,因此技术手段提升仍然有较大的空间,所以环境监测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解决技术使用的限制。再者,由于技术应用的时间有限,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还较为缺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物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
三、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1、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大气监测工程中,通常都是由专业检测人员对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每隔一段时间或者在一定期限内观察和统计,判断大气质量标准和具体的范围。采用物联网技术之后,在检测范围区域内安装监测设备,由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技术对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大气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之后,只要监测范围内的大气出现一定的变化,传感器会随时发出警告指令,由监测人员对这些警告指令进行分析并且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2、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与评价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依据。水质监测的范围十分广泛,他既包括工业上的排水和已经受到污染的天然水也包括没有受到污染的水。对于水质的监测不仅仅要观察判断水质的质量,也要了解其中是不是有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在我国,对于水质量的监测也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另一方面就是水质污染的检测。对于饮用水质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在水源地安装上传感器等设备,每天监测水源地的水指标,时刻了解水质的状况。而水质污染监测则是对工业的废水进行监测,进而防止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和过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3、污水处理监测
以前的污水处理监测都是使用专门人员在污水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直接进行化学监测的化学实验为主的现场采取样品、化验研究得出结论和进行水质分析,这样耗时耗力不说,掌握的也不是实时的监测信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监测的信息是否绝对的准确也是不能确定的,监测难度较大。就很容易造成监测水量水质的变化过程不是很准确,因此导致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污水处理的可靠依据。现在利用在入水口和出水口布置的传感器,就可以对污水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进行实时的监测,减少了人员上不必要的浪费,也增加了污水处理技术的科学性。
四、强化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措施
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才能够使监测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部门需要从意识上重视起来,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的工作情况,建立完善科学的技术应用体系,确定监测工作的目标,规范相关技术应用的标准。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要严格的依照体系的管理规范,对实际的监测工作确立阶段目标,尽可能减少技术手段应用不当对监测工作的结果产生误差,最大化的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开发工作中,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从多个方面为技术研究提供帮助,比如资金、政策等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成熟,才能够使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五、结束语
如今的社会,网络技术以及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应用体系,加大对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物联网与环境监测更好的结合,才能使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闻妮.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 2(10):2.
[2]章鑫, 叶艳霞, 敖梅,等.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与信息化, 2020(5):2.
[3]宋庆武, 蒋峰, 李春鹏,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地下沟管环境监测系统应用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21, 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