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全面的落实土地管理工作是必要的,此阶段要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从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土地利用与管理能力,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管理概述
中国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正处在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以及乡村与城镇等视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规划的新阶段,在建设规划上、在生态环境上、在工业发展上、在政策措施上、以及在社会上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加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革,使城乡之间在城市上、乡村上、产业上、政策上都能够获得同等待遇,城乡居民能够共同享有物质、文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于城乡一体化界定中,表述较为科学与规范的概述。
目前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大量居民聚集和迁移严重影响征地,我国现有实现的土地经营体制行之有效,同时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土地管理过程,要依法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等权利,同时强调要不断深入推进土地征收体制,增设农户在土地增值上的份额。
2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管理措施
2.1树立全面规划理念
想要保证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合理性,就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从上而下覆盖广泛的城市规划理念,通过有效合理应用大数据科学技术,对城市顶层设计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当下城市居民实际需求的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城市发展的特点,随后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融合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实际关注民生生活。其次要充分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构建相对全面科学的网络信息平台,以便于相关人员和部门能够针对政策法规对实际状况有全面及时的掌握和了解,根据实际需求、针对城市发展进行全方位规划。与此同时选取适合专门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部门,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给大家充分了解的机会,该规划部门的职责就是运营协调所有相关部门,以便于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定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通过推广宣传,激发广大城市居民对城乡一体化的高度积极参与和关注,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并发表意见。借助“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群众力量,全面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规划质量。之所以城乡一体规划能够兴起,主要依赖于数字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想要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整体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打造数字城市模型,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内容:首先要加强收集相关内容和信息,创建有效的联邦数据库,以保证数据内容实时共享。其次要借助当下先进的数字化系统与信息技术,针对城市发展的过去、当下、未来在网络上有针对性的深度模拟,以虚拟方式呈现出来。最后要根据汇总收集的信息内容,通过虚拟技术针对数字化城市直观展示出来。因此在规划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要先打造出一个数字化城市模型,根据对模型的观察、对比、检测,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规划目标的落实。
2.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2.1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组织当地相关部门牵头,号召乡相关责任人和乡镇机关干部到农村市场实地检验。根据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各县区域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经过调研分析,再针对全县土地资源整体展开整体科学规划。各乡镇需根据所划分到的土地资源和管辖范围进行细化和二次整合,以可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节约土地因地制宜,有效兼顾经济和农业种植双向发展。同时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可以号召有关部门通过印发宣传单页、喇叭广播以及黑板报等有效方式向广大村民普及和宣传土地流转合法性的举措,通过宣传实现有效保护广大村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2.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在城乡土地资源的管理规划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即耕地田园化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甚至遭遇不良破坏。相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一定要加强管控,在保障正常耕种、保障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对现有农村耕地做好规划、统计,以申请外界和上级给予资金资助的形式帮助农村开展修路建路、建设设施,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不断向机械化进程趋近。当地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改善征地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和其他问题,针对群众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当下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保证每2—3年调整以此对征地补偿的力度,有效提升群众的自身收入情况。
2.2.3完善水土监测站
相关部门要针对当下农村土地沙化、机耕道路滑坡、农药污染等严重问题,设立专门的水土监测站,针对当地土地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宣传贯彻,同时开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审查、实施、治理方案。
当地有关部门,针对当下严重的污染问题,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的合理选用以及相关监督督促工作,改用生物治理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另外对于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可以雇佣专人做好垃圾分类、回收、投放垃圾桶等系列措施,尽可能最大程度保护水土、有效减少污染。
2.3 土地征收制度创新
工业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农村中的征地行为普遍增多,为了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体的相关利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行动调整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矛盾:
首先,有效明确土地征用的范围和目的,尽可能控制好征地范围的合理使用范围。伴随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非营利性的土地服务项目越来越少,类似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性质不断改变。相关负责人员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区分非盈利项目与盈利性项目,针对各地土地采取市场化的供地方式做好管理;其次,为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落实,要积极改进征收补偿制度,及时解决农民群众的征地需求,保障其合法权益;最后,充分结合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建立多元化小城镇土地市场,全面打破以往“一条腿走路”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局面,保障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行。通过科学有效的创新土地征收制度,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利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有效的进行制度优化与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利于推进社会稳定发展,因此,需要重视结合具体区域全面的开展土地管理工作。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认识,并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政策,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优化,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保证土地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石玉庆.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5):216-218.
[2]杨冰清,张侠.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08):93-97.
[3]崔垚,杨剩富,张鹏等.城乡融合背景下建设用地一体化定级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04):35-43.
[4]田宇,邵文帅.分析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与措施[J].砖瓦,2021(01):53+55.
[5]王安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关土地问题[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