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吴翠英

雷河镇卫生院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对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后,患者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共31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进入我院参加体检的31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干预。对比两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患者也可以尽早接收介入治疗,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
DOI:10.12721/ccn.2021.1591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糖尿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功能异常疾病,糖尿病集中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群体,青年群体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但是老年群体占比较大,临床研究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包括基因遗传影响、生活习惯影响、饮食喜好影响等,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病发后会出现饮食量骤然增加、饮水量异常、尿量增加、身体疲乏无力等临床表现,需要及时接受诊治,否则病情容易迅速恶化,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糖尿病患者在未确诊未治疗前,会出现视网膜异常、肾病等并发症[1],为了有效诊治患者,临床需要先对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病情。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31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和同期入院接受体检的31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共31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同期进入我院参加体检的31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观察组31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5例,占48.39比%;男性患者16例,占比51.61%;患者年龄分布居于30-67岁,平均年龄为(44.63±0.91)岁;对照组31名人员中,女性13名,占比41.95%;男性18名,占比58.05%;患者年龄分布居于31-69岁,平均年龄为(5.08±0.86)岁;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同时注意尿液需要选择中段尿,男性将排尿的前段尿液放弃,将之后自行排出的尿液收集到无菌试管中,而女性需要医护人员先对会阴部进行清洁消毒,之后再使用干燥棉球堵住阴道口,在患者自行排尿后,前段尿液放弃,收集中段尿液,采集完成后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

干预完成后,观察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情况对比1.png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功能异常疾病[2],患者在病发后如果不尽早确诊并接受治疗,容易产生微血管病变,最终出现严重的肾脏疾病,为了预防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并缓解患者当前的病情,临床需要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尿常规检测,通过尿常规检测结果决定对患者的治疗干预措施,若患者出现饮食量骤然增加、饮水量异常、尿量增加、身体疲乏无力等情况,那么患者就需要引起重视,入院接受尿常规检测。医学领域[3],尿常规检测属于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主要应用在肾脏类疾病的诊治中,究其原因,健康人员若接受尿常规检测,他们的尿蛋白含量较少[4],甚至尿液中没有尿蛋白,因为人体健康的肾脏会过滤蛋白质,因此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尿常规检测的尿蛋白含量也就较低甚至没有,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疾病,难以过滤蛋白质,蛋白质只能随尿液一起排出,因此,临床常常以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来判断患者的肾脏功能。因此,但是由于健康人员尿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尿蛋白,因此,尿常规检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分别实施一次性尿蛋白检测和持续性尿蛋白检测。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发生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尿常规定性检验临床准确率较高,有学者[5]选取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员进行研究,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结果可见,尿常规定性检验临床准确度较高,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糖尿病蛋白尿患者采取尿常规定性检验,患者检测准确度教改,可以及时确诊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丹. 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016(019):2811-2813.

[2]黄明可, 孟凡毅, 侯立亭.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功能不全"调查及与蛋白尿关系分析[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 030(005):332-336.

[3]刘杰, 陈静静. 尿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 027(001):86-89.

[4]周梦文, 杨杨, 卢从群. 维生素D受体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缓解中的作用[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036(005):385-393.

[5]周开慧, 牟文密. 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002):P.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