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语文整合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周兆兰

宁夏省中卫市第二中学 755000

摘要: 语文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基石,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迈入全新阶段,摒弃了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致力于培育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该教学模式通过深度融合阅读与理解、反思分析、写作表达等多个环节,有力推动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整合阅读;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8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设计和高效实施高质量的整合性阅读教学活动,却如同一道难关,横亘在众多语文教师面前。这不仅是他们密切关注的核心焦点,更是亟待攻克的教学难题。教师们需不断探索创新,将阅读、理解、反思与写作等关键环节巧妙融合,确保教学活动既富有深度又充满实效,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语文整合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语文能力

整合性阅读教学倡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跃升至高阶思维的殿堂,灵活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锐利工具,对多元文本进行深度剖析与综合评判。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有力巩固,更是其语文综合素养飞跃发展的催化剂。它激励学生跨越文字表面,洞察文本深层意蕴,进而以更加精准、流畅的语言表达自我。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整合性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出击,深入探究、精细分析、客观评价文本精髓,全程在教师智慧引领下,自主驾驭学习任务,破浪前行。这一颠覆传统、激发潜能的教学模式,滋养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使之茁壮成长。它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会自我导航,更为他们铺设了一条通往终身学习的宽广大道。

(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与增强文化底蕴

整合性阅读教学通过跨文体、跨时代、跨文化的多元文本整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它不再局限于教材内的单一选文,而是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从经典文学到现代小说,从古代诗词到当代散文,从本土文化到世界文学,无所不包。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阅读中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初中语文整合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层次化的文本选择体系

教师在构建整合性阅读教学的文本选择体系时,应当精心策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每一步都精准对接学生的成长阶梯。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阅读习惯的初步形成期,教师应精心挑选篇幅适中、语言平易近人、思想内涵相对直观的文本。这些文本能够引导学生轻松入门,逐步掌握基础的阅读技巧与分析方法,如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大意等,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坚实道路。而步入初中,学生们的心智逐渐成熟,求知欲也愈发旺盛。

例如,教师应适时提升难度,选取篇幅较长、语言更为丰富、思想深邃的文本,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层次阅读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分析等。教师在选择文本时,还需注重体裁的多样性,确保学生能在散文的柔美、小说的跌宕、诗歌的深邃中自由穿梭,感受不同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汲取多元文化的精髓。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应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与需求,灵活调整文本选择,确保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精准提升。这种动态调整的策略,既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也彰显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之旅中,收获成长的喜悦与智慧的光芒。

(二)优化整合阅读教学设计

在整合阅读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至关重要。以《海燕》为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探讨海燕的象征意义,深化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比如,可以通过播放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浪声,或展示乌云密布、海燕翱翔的图片,营造出海燕所处的自然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多维度分析文本。引导学生从海燕的活动环境、形象描绘、象征意义等多个角度探讨。如分析“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一句子,让学生理解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并思考为何用“高傲”来修饰“飞翔”从而体会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结合环境描写,如“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分析其对表现海燕形象的作用,理解环境描写对于烘托主题的重要性。设计开放性问题也是关键。如提问“海燕的‘叫喊’有何深刻含义?”或“从海燕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经历探讨,激发其创新能力。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小组讨论、个别指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升阅读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创新整合阅读教学方法

在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目标和文本特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授《背影》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父子深情。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探究任务,如分析文中父子关系的思想内涵、探讨朱自清笔下父亲形象的塑造手法等。小组成员需共同合作,搜集资料,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小组汇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提出“朱自清为何对父亲的背影印象深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细节,体现了怎样的情感?”等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完成后,各组进行汇报,分享探究成果。在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汇报内容的准确性,更要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亮点与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法,学生不仅能够在互动中深化对《背影》文本的理解,还能在合作中提升分析、沟通、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整合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强化阅读反馈与个性化指导

在整合阅读教学中,强化阅读反馈与提供个性化指导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阅读反馈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激励。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教师可以建立多元化反馈机制。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鲁迅先生的论点、论据以及反驳的逻辑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观察学生的发言情况,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此外,还可以布置书面作业,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反驳文章或分析鲁迅先生的论证方法,通过作业反馈进一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利用在线平台如学习管理系统(LMS),教师可以发布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收集学生的在线回答和讨论,实现即时反馈和互动。教师还可以实施个性化指导策略。在教授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反馈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对于阅读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如鲁迅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鲁迅先生的思想。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更具挑战性的文本,如其他批判性文章或学术论文,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中国近现代史、文化批判等方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定期的一对一辅导。在教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学生的问题,如理解上的误区、论证上的不足等,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提升阅读水平。此外,建立阅读成长档案。在教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阅读历程、进步和成就。阅读成长档案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材料清单、阅读反思日志、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定期回顾和评估,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性发展,同时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整合阅读教学无疑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教育工程。它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断精进教学设计,以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采纳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只有这样,整合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方能得以充分彰显,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为其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孔文韬.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课堂教学实施探索[J].华夏教师,2023(19).

[2]邱韵.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J].好作文,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