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核电企业备品备件联储方案

韩凝晖 汤水清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整合、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分析核电项目在备品备件管理中总结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备品备件联储联备的方案,为核电站实现备品备件的及时准确供应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核电;供应链;备品备件;联储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前言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核电项目属于高投资、长周期的大型综合类工程项目。核电机组在运行阶段有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案和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性维修任务和计划性维修任务,如何保障备品备件的供应,成为了限制核电项目运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核电项目备品备件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各项目运营单位普遍采取的措施是超前采购和高库存策略,甚至部分单位在此备件库存方面不惜成本,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保障了机组运行期安全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呆滞库存和极低的库存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和人力成本的浪费。建立备品备件中心,进行备品备件联储联备,可以合理的整合备品备件供应链,在保障备件供给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降低库存、节省成本提高系统总体效率的目标。

2、核电项目备品备件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目前各核电业主对于备品备件管理仍处于传统的基于单一核电项目、订单式驱动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细致的供给侧及需求侧供应链整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1) 核电项目备品备件较高的投资和库存成本。核电项目较髙的备品备件投资及库存成本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核电项目作为有别于常规电的特性,其对于运行期安全要求非常高,在涉及电厂安全及质量的相关问题上,一直遵循保守决策的原则;二是核电机组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电厂需要以备品备件的库存量来确保机组核心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完成维修恢复运行。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核电项目会在建设期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备件的采购。

2) 核电项目备件采购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由于核电项目在技术上的独特性,其重要战略部件供货方单一甚至垄断、生产周期长、采购成本也较高,同时存在核心战略备件供方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协调的问题。

3) 核电项目备品备件维护成本问题。由于遵循保守决策的原则,核电项目在建设期就会在供货方采购大量重要战略备件,有数据统计,核电项目单台机组在建设及投入的备品备件采购费用高达1亿元人民币。而此部分备件在机组运行后15年以内使用率只有不到10%。此外核电项目采购的备件多数由较高的存储和维护要求。故电厂在后续每年投入的备品备件维护费用高达数百万人民币,以上成本尚不计算备件过期报废等问题。

4) 核电项目备品备件采购渠道的问题。核电项目的设计寿命一般在40-60年,期间正常运行的核电机组每年的维护费用程逐年升高的趋势,而目前工业产品的升级周期正在逐年缩短,电厂运行的中后期会存在备品备件采购困难的问题,而电厂所掌握的供货渠道有限,无形中提高了采购的难度和成本,且所采购设备质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5) 核电项目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问题。核电项目业主与设备及备件供应商所签署的协议为简单的采购协议,在设备及备件到货款支付的前后存在较大的主动权变更的情况,设备供方会在供货的前期面临回款压力,而用户会在货款支付完成后面临协调售后困难的问题。

6) 核电项目备品备件库存暴发的问题。核电项目会在运行阶段会每12-18个月进入一次换料大修周期,大修周期中除完成常规的反应堆换料外也是机组维修工作的高峰期,相应的备品备件库存会有暴发性的增加,会对电厂产生一定的库存压力。

3、核电备品备件联储方案

3.1备件联储的管理目标

备品备件联储的目的是实现集团内核电项目备品备件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实现相同堆型核电机组的备品备件的数据库管理、信息共享管理、采购合理性分析、集中采购、设备催交、设备监造、技术支持、仓储物流、备件调配、物项替代、淘汰品管理、总承包剩余物资管理及销售、市场化总包配送、进出口代理及销售等工作目标。核电备件联储平台的主要管理职能主要分为数据库及平台管理、采购及合同管理、仓储及物流管理、库存及共享管理、淘汰品管理等。

3.2备件联储构建方案

备品备件中心将采取“一个备件中心+一个信息平台+一个中心库+一个储备联盟”的管理思路,分四个阶段完成建设,最终实现从备件采购到供应的全流程管理。成立备品备件中心,公司完成备品备件中心的挂牌成立,并完成前期筹建方案发布及程序体系建立。备件中心成立初期的编制并发布备件管理相关程序。为实现备品备件标准化管理,减少备件中心与业主、供应商信息交换周期,提高备件需求信息及供应信息的准确性和匹配度,根据市场调研及研究,独立自主开发与建设“备品备件信息管理系统”。备件中心试运行阶段,目标是以备件中心本地网为基本管理单元,分专业、分状态对核电机组备件进行模拟维护和管理,实现从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管理。系统对接、调试阶段,待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与各核电机组物料需求信息管理系统终端对接,并进行系统调试。最终实现备品备件采购与服务的全周期、规范化、共享化管理。

备件存储按照分级储存原则,中心库用于储存战略备件和部分高值备件,拟单独建库,为便于后期管理,根据各电厂厂址情况,初步拟定中心库建设位置为某电厂;二级库用于储存低值备件或项目特有备件,设在各核电项目现场。成立“备品备件联储联备联盟”,包括备件中心、各核电项目业主、制造厂和第三方(供应商或代理商)。储备联盟成员共同签署战略协议,确定加入及退出机制,明确合作方式、会员基金及范围,确立各成员权利和义务。

备件联储平台根据职能要求,下设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采购管理包块,库存管理板块,物流管理板块和淘汰品管理板块,其中:

采购管理板块负责各业主单位备品备件的需求整合、供应计划编制,同时负责备件供应商管理以及具体的物项采购催交最终完成到货入库;库存管理板块主要负责备品备件编码规则制定和数据库管理,同时负责根据备件使用和库存情况制定各类备件的采购及库存策略,同时也负责备品备件共享机制的建立和管理;物流管理板块负责备品备件的进口清关和国内运输,以及共享联盟间备件调用的物流协调,同时负责大型备件或特殊备件的运输方案编制审核;淘汰品管理板块负责根据各项目业主提出的淘汰品信息完成相关淘汰品处置,确保备件供应渠道,同时也进行有计划性的供应链整合和价值工程。

通过对四大管理板块进行优化,修改相关板块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采购板块可以实现需求整合、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库存板块建立了备品备件数据库和资源共享机制,并为采购板块提供采购策略支持;物流板块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实体物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交互;淘汰品板块应用价值工程等理论可以实现供应链需求侧整合。

4、结语

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我们可以从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分析确定核电项目备品备件管理在体系建设和流程优化方面能够做出哪些突破和提升。通过备品备件联储联备,实现对核电项目备件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建立更加良性的供需关系,供应模式更加简单、易于管理,提升整体供应链绩效,进而实现项目在运行期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 中国软科学,1999(10):101-104.

[2] 张圣,陈宇.核电站战略备件储备优化及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0(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