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

龚惠琼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财贸商务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 网络环境发展条件下,依据专项教学法的相关要点,从国际贸易教学方式和方法入手,分析如何通过网络操作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从网络环境的发展角度入手,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兴趣。本文将针对“国际贸易”网络教学的相关课程进行分析,以加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为标准原则,重视网络平台下的教学实施步骤优化,依据当前的教学实践操作现状,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布局进行分析,完善整体教学优化实施策略,尽可能地满足网络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教学应用水平。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国际贸易;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专题教学操作办法中,需要以教师教学的相关标准过程为前提,按照重点项目和热点项目问题,结合相关的设计理念加以准确地提炼。按照专项开发的系统内容,对专项知识进行引导,准确地分析相关问题分析背景下的问题教学思路。以教师为中心,结合学生实施可以接受的教学方法操作,重视最大优势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入手,重视激发学生的配合度,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水平为发展前提,重视教学问题的引导判断,深入地分析“教与学”中相互结合、双向教学的应用方法。

1 以国际贸易为专项教学课程内容的价值意义

1.1 明确课程教学内容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按照课程内容标准水平进行分析,对国际贸易、国际理论、政策导向、政策协调等信息内容上进行分析,重视明确相关课程关系和有限因素。教师可以按照基础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突出化管理。根据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教学中可能存在效果不到位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知识谈论分析,重视突出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相关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1.2 教学内容的细致要求分析

按照“国际贸易”相关思路实施动态化课程分析,判断其内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关系。结合当前的形势、政策、法规、内容等,分析教学中选配的新国际贸易关系,是否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新领域的内容要求。采取国际贸易相关的教学思路,引入课堂教学,弥补教学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视教学实际与理论相互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网络信息化教学实施操作的必要条件

2.1 打破空间限制条件

课堂教学过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学生无法学习教学以外的相关内容。而在网络平台下,教师可以按照网络课程平台,将各类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和共享,充分考虑电子信息、视频信息的相关内容,判断其是否符合课程教学的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信息知识的学习,提升相关知识的积极准备水平,及时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2 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下,教师按照网络总结提供的相关资源内容,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获取、整合和应用。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重视信息资源内容的学习,重视对现有学习资源的优化。按照资源信息内容和教学教材方式,分析如何加强自主网络资源的精化水平配置,分析组建自己的观点和认知。

2.3 网络专题信息的操作实施

网络环境操作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教授,借助动画图片、音乐、微视频等方式,实施多样化的媒体操作。相比传统的文本信息而言,现代网络信息更具有一定的价值优势,可以有效快速地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围绕相关资料信息进行研究整理。通过PPT数据信息构建资料,增加课程信息的传递准确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网络搜集信息能力入手,不断提升自主化学习能力的拓展水平。

2.4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之间的互动操作

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网络平台,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评估。组建专项交流小组,建立微信群。按照班组网络信息平台互助方式,结合相关知识信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平台。

3 网络环境下信息专题教育实施的过程和对策

在网络信息环境平台下,根据整合的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安排,以保证整体系统的教学效果。综合总结网络环境中的各项专题,结合课前准备、课上研讨、课后互动等方式实施阶段性的网络信息安全要素分析。

3.1 网络专项教育平台建设

为了保证网络专项国际贸易平台的建设水平,需要做好前期各项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依据国际贸易课程内容,需要做好信息资源的统筹分配,确定专项资源整合过程。按照学生作业考核的重点和要素进行点评分析,及时推送国际贸易相关的动态形式,确定交流沟通的方案。

3.2 国际贸易专项内容分析

按照专项内容资料管理的操作要求,需要明确操作重点和整合思路。依据时代发展与建设形式的管理要求,整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流程。重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管理,结合TPP数据完备一带一路发展建设原则,重视国际贸易下的信息整合。依据相关内容确定教材可能存在滞后的原因。结合文本资料、视频资料、PPT文件资料等,确定国际贸易网络平台的准确搭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纯文本方式。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端口实施自主学习,加强相关课程教学的研讨分析。

3.3 学生专项学习的内容分析

按照学生的专项任务,分析如何建立独立的资料学习理解方式。注重建立单位小组,根据单位集体教学实践的操作形式,结合相关重点确定小组规模。按照专项培养的环节,实施文献资料、综合能力、团队建设等信息的优化,提升科学技术操作下的专项应用。

3.4 组建科学交流小组

按照每一个谈论小组操作方式,结合相关资料实施国际贸易网络课程的研究。分析网络平台上深层次的信息交流和技术研讨。依据交流学习的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分析相关问题,优化课程限制标准。

3.5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报告

按照专项课程信息化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依据每一项课程内容、报告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专项教学内容,实施意见和建议的研究。通过有效的专项知识水平分析,分析国际贸易形式中的重点和不足,分析如何及时理清不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拓展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发展模式下,重视国际贸易信息的融合,结合相关的实训操作和建设标准要求,确定教学思路和改革方式,为有效的教学应用提供完备的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以说课形式探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J]. 刘凡,刘红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2]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杨晓霞.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3)

[3]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路径研究[J]. 董琴.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作者简介:龚惠琼(1990-),女,籍贯:广东开平,单位: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财贸商务学院,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