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许璐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固河中学,252800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课标的不断改革,美术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而中国书画中包含着极其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文化气息。从现阶段的美术教育来看,尚存在许多的问题:美术老师思想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方面。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出现的问题提高重视,加强解决,来更好地发挥中国书画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书画;初中;美术教育
DOI:10.12721/ccn.2023.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书画的内容,能够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以及理解,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增强民族自信心,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发挥好中国书画的引领作用,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因此老师就需要把握好教学进度,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发挥出中国书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让同学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升同学们的绘画能力。

一、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国书画教育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传授书法和绘画这两种内容,而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将书法以及绘画有效结合,能够让同学们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能够得以继承和发扬。书法和绘画这两种内容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历史是长远悠久的,如果想要更好地运用中国书法绘画这一门艺术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书法以及绘画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中国书画艺术的真正价值和历史地位。如果能够尽早地培养同学们的艺术气息,让同学们产生良好的艺术意识,不仅能够对同学们思想方面有更好的教育,还能够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让更多的子孙后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国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以及风俗特点,如果想要充分地发挥中国书画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和传统文化有效地联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同时每个阶段的同学们在审美方面和思维方式方面都是不相同的,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同学们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

二、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低

现阶段大多数的老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有一部分老师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固定化的教学,而这对于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并且还不能够更好地将美术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而实际情况是许多老师对于美术这一门课程重视程度较低,认为美术这一门课程是不重要的,并且不会对同学们的成绩有更大的帮助,因此整体的课堂氛围更加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还会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出现不学习捣乱或者是负面情绪较多的情况,如果老师不能够和同学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进一步加大同学们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同学们也就会对美术这一门学科失去学习的热情以及自信心,进而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老师专业素质薄弱,教学方式落后

有一些学校的环境以及教学条件较为简陋,现有的学习设施不能更好地满足于美术这一门课程的开展,因此也就不能够招聘更好的美术老师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甚至是有的学校美术这一门课程的老师是有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代课的。而这样的做法不能够让同学们更加专业地掌握美术知识,不能够让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不能够让同学们对美术课程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反而会进一步影响同学们艺术方面的发展。同时老师的不专业,也就会造成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不够灵活,在课堂上只是按照书本来进行教学,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会让原本积极活跃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没有灵魂,也会大大地降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对这一门课程有更大的抵触心理,这也不能够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术评价模式单一

有一部分同学在完成美术作业时只是应付了事,不能够认真完成,同时老师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只是为了能够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老师和家长并没有对同学们在美术方面的成绩评价进行过多的关注,因此也就导致班级中每一个同学在这一门课程中的成绩都较高。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美术正是解放天性的课堂,是极其灵活的,但是有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自己为中心,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进行绘画,这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性思维是极其不利的,并且不能够让同学们发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因此也就会对这一门课程产生厌恶的心理。

三、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过好欣赏关,提高鉴赏能力

每个人都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看见事物就认为会了,不去实践,当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更加困难。其实在美术方面只有眼光高才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果同学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作品,就不能够呈现出更好的作品。所以在美术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对中国画中经典的作品进行有效的赏析,还可以将老师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同学们。通过这两种对比,让同学们评判出每个作品的特点,以及自己更喜欢哪个,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紧接着老师就可以为同学们讲解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笔墨的技法以及手腕的控制力度,进而为同学们在下一阶段进行更好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趣味性

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借助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给同学们展现树木种类的不同,叶子的不同以及画法的不同,能够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树叶的形状变化以及疏密变化,进而引导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不断的练习。例如对于齐白石的作品《虾》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对其进行有效的观看以及研究,进而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画中虾的生动形象。

(三)做好示范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是引领者和指导者,所以在同学们操作之前,都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示范,让同学们做参考。当同学们看到老师通过简单的手法能够绘画出优秀的作品时,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让同学们想要尽快地尝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理论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为同学们讲解,应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同学们把握每一步技法,掌握绘画的精髓,才能够提升同学们的绘画能力。例如对于班级中比较喜欢画工笔花鸟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听听《梅花三弄》;对于比较喜欢画写意山水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读一读李白和王维的古诗;对于性格比较静雅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游玩苏州的园林。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看似和绘画没有关系,但这正是学习中国书画的关键所在,通过同学们有效的观察以及研究能够让同学们充分地感受到中国书画中的精髓。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而这对于同学们学习美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四)组织有奖知识竞赛,丰富课堂内容

同学们对中国书画的理论知识掌握是较少的,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参加与书画相关的知识比赛。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参加比赛,随机抽取老师设置的题目,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这样的形式,经过一整节课的知识问答,能够让同学们对书画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有清晰的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需要老师为同学们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同学们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以及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对每一节课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且在下一环节中进行改正,同时也要不断地发展自身潜能,提升自身优势,掌握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导同学,推动同学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文.探索中国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

[2]张晨,王子林.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J].文化产业,2021(30):3.

[3]杨欢.初中美术教学中中国书画的有效运用研究[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