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研究关键探索

方强

西吉县妇幼保健院,宁夏固原,756200

摘要: 研究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4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时间段接收53例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本次对比对象,归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查。结果:实验组血常规中RBC、MCV、RDW-CV、WBC、Hb指标水平、凝血六项指标水平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可推广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查。
关键词: 血常规;凝血六项;孕妇
DOI:10.12721/ccn.2023.1590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我国不断加强对妊娠质量重视度与宣传力度,要求人们及时在妊娠前、妊娠中进行相关身体检查,进而以此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促使妊娠质量、妊娠安全性、胎儿与孕妇身心健康等均可得到有效保障。血常规检查、凝血六项检查均为围妊娠期较常见检查内容,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了解孕妇是否有贫血、感染等症状,通过进行凝血六项检查,有助于根据检查结果评估孕妇血栓发生率,进而评估妊娠质量性,对保障妊娠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对此,本文将主要研究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4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时间段接收53例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本次对比对象,归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31.29±1.56)岁,实验组平均年龄(31.13±1.49)岁,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相近,P>0.05,可对比。48例孕妇中包含13例孕早期孕妇、17例孕中期孕妇、18例孕晚期孕妇。

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接受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查,医护人员提前告知参与者具体检查时间、准备措施等,引导参与者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措施,譬如身体清洁、穿宽松舒适衣物、保持空腹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相关流程、标准等对参与者进行肘静脉采血,每位参与者均需采集2份2ml血液标本,采集完血液后需及时准确无误送至检验室,检验人员在确认血液标本后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测。

观察指标

血常规包含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得。

凝血六项包含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通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可得。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常规水平

实验组RBC、MCV、RDW-CV、WBC、Hb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1示)。

表1 对比两组血常规水平(x̄±s)1.png2.2 对比两组凝血六项水平

实验组凝血六项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2示)。

表2 对比两组凝血六项水平(x̄±s)2.png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妊娠期女性RBC、MCV、Hb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妊娠期女性,各对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当女性处于妊娠期血容量明显增加所导致。妊娠期女性RDW-CV、WBC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各对比数据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女性机体对感染防御机制明显增强[1]。在进行凝血六项检查时发现,妊娠期女性TT、PT、APT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表明孕妇机体凝血因子水平发生变化,具体为孕妇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凝血因子水平增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时是否存在异常等,可以此评估孕妇是否会发生血栓症状。孕妇D-D、FIB、FDP水平明显增加,表明孕妇凝血活性增加,在本次研究中,孕妇D-D、FIB、FD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女性,TT、PT、APTT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期女性,各对比数据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此可高效表明孕妇机体凝血水平状态[2]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孕妇在妊娠期时凝血六项检查各指标水平及血常规检查中RBC、MCV、RDW-CV、WBC、Hb水平与非妊娠期健康女性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此对孕妇进行具体妊娠安全性评估,对保障妊娠质量具有明显作用。有相关研究发现,伴随孕妇孕周不断增加,其血常规中RBC、MCV、RDW-CV、WBC、Hb水平及凝血六项各指标水平会进一步变化,故而可加强对孕妇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查重视度,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具体评估,促使孕妇的妊娠安全性可持续性保障[3]

综上所述,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效果显著,医护人员可及时根据孕妇血常规中RBC、MCV、RDW-CV、WBC、Hb水平及凝血六项各指标水平与非妊娠期健康女性差异性分析孕妇身体状态并评估其妊娠安全性。因此,可推广血常规、凝血六项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晨夕. 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研究[J]. 临床研究,2022,32(4):118-121.

[2] 邓莲,李才珍,陈艳红. 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查在孕妇临床妊娠期间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33(12):36-38.

[3] 李素珍,马汝飞. 孕产妇检测血栓弹力图、凝血六项及血常规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2):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