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实施路径

田雪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道湾子初级中学 024300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相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文章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对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读写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习得读写技巧,而且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问题引导,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深度;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模仿作文,保证阅读和写作的一致性。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要提高对阅读和写作的重视,增强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使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不断提高。

一、明确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

明确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拿《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来说,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首先,在阅读上,教师要把握好老舍描写济南冬季特点的特殊手法,体会到他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形象的表现力。学生应该能体会到文中的关键词语,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冬季的深切情感,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老舍的笔法,特别是要注意观察入微,描写传神,描绘出一个地方特有的特点。学生应该能模仿文章的写法,并能描述自己的故乡或所熟知的地区的特定季节特点。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领悟。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关注《济南的冬天》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征。所以,在教育的目的中,应该把对家乡文化的认同、自豪、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这既与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又可以使学生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得到感情的熏陶、思维的升华,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也要把学生的认识层次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考虑进去。对初中生来说,《济南的冬天》中的某些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可能比较高深,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循序渐进,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确保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例如,可以设置一个目标,让学生找到描述济南冬季特点的关键词,并了解其表现效果,而不是要让学生完全把握住作者的文风。

二、构建初中语文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以《背影》为个案,采取“读中写,写中读”的循环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尤其要注意作者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和情感表达,再让学生试着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亲人背影进行描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背影》分成多段来教,例如,在读一段描述爸爸给作家买桔子的片段时,可以让他们先默读,接着探讨父亲的动作细节以及作者的情绪变化,让他们回想自己的生活中相似的事情,并把它们写成短小的文章,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加强读写的能力。

例如,可以选择其它描写亲情的作文,与《背影》作比较,让学生分析不同作家在表现手法和感情表达方面的异同点,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创意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活动,例如,让同学们把《背影》的结局重写一遍,或是站在父亲的角度来复述,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子间的感情,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感情,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批评性思维的培养。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何要用背影来表现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呢?这样的写法有何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文的分析与探讨,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学习到正确的表达方法。

三、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读是语文学习的开端,以读促写需要学生以作者的视角来认识和体会文章,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维方式进行剖析,并将作者描绘的情景还原出来,逐步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能够对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有一个较为精确的把握,同时也能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作者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写法,逐步积累自己的语言知识。如在教学《孔乙己》的时候,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上,以及对角色的描写,以及对角色的心理活动的表达等方面,向学生们全面地阐述了作者的描写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了怎样的写作技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文章,逐步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写作技能。在教学《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并把这些手法与文章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去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逐步掌握许多的写作方式与技巧,从而使他们在写作中得心应手,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课文范例,引导学生参照仿写

仿写是作文教学的起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文本,都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们千挑万选才敲定下来的,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写。不过,仿写并不是完全的模仿,而是要从文章的某个细节入手,确定仿写的要点,能够让学生在哪一方面的写作技巧得到提升,例如结尾的写法、段落的结构等,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仿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在上完《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后,我指导学生整理课文,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我”与他的舅舅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多进行积累,不断夯实写作基础

新课程标准规定,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积累语文知识,并且把语文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为实现这个目的,完善学生的语言积累进程,作者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把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和精彩语句抄下来,经常进行阅读和阅读,在反复的复习中,中学生会慢慢地记住那些语言,并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就能在写作中把那些美丽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转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作者向同学们推荐了几本教科书以外的读物,例如《读者》、《意林》等,让同学们课外自己去读,并且记下自己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此外,还可以从课文中摘录一些好的句子,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像《紫藤萝瀑布》、《生命与和平相爱》这样的文章,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写起文章来也不再是空洞的。

总结: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构建科学的评估制度,让读写一体化教学变得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对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为培养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矫丹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考———以读悟写[J].语文新读写,2022(24):88-90.

[2]杨芳英.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教育界,2022(34):47-49.

[3]谢巧莉.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中学课程辅导,2023(10):9-11.

[4]林玲.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中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