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邓建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533900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获得进步的阶梯。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将创新这一理念注入学生的价值观念之中,并在这一理论的促成下,不断展现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在这一感召下计算机教师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了多元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而言,又是一个漫长而又极富价值的过程,对其中问题的梳理和对策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前时代中,我国学校学科建设普遍以当前实用内容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除小学以外大部分学校都在积极进行计算机学科建设,希望学生能更好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学校越早接触计算机相关内容,就能越早保证学生对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部分小学也开始陆续进行计算机学科教学建设,但是大部分学校都是按部就班讲述计算机内容,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成效难以保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难以产生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质量较低。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比重严重失衡,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操机会非常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二)教材内容开发多滞后

制约计算机创新教学科学性、规范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计算机创新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缺失。部分院校因未能科学地建设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教材导致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实践中,课堂创新成为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其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教师的教学内能力、创新认知有着较大的关联。创新教育的成果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而对于部分已创设创新能力教学的院校而言,又因教师自身对校本创新教育内容理解的偏差,对创新材料的选取和解读不够到位,进而致使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水平仍停留在一个形而上的层次。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自身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创新能力,那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说起,更遑论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升,决定了学生能否具备创新意识,学校应该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自身素质过硬的师资团队,教师也应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学习突破,才能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要采用情境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变艰涩枯燥的计算机学习为轻松愉悦,图文并茂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相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理论结合实践,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论,引导学生一步步建立创新思维和独立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发计算机创新的教材

院校应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开创性地构建和完善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教育理论和教材体系。从而为教师创新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提供。与此同时,计算机课程教师更应在时代的感召下,以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主动地发现教材、挖掘教材、编校教材,从而使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纲可依。同时在这一进程中,计算机教师也应充分地运用微课、MOOD、优课等资源,通过遴选和补充来完善的创新教材体系。与此同时,计算机教师应能够时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动态,并将这些动态实时、有效地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体系中来。

(三)设定合理的创新能力教学考察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计算机理论学习都是为日后的实践打基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如此,学以致用才是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考察,也应该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计算机实践融合在一起,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变成实际的个人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考察的过程中,应该多要求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梳理,形成系统性学习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计算机逻辑思维,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打造充满创新氛围的学习环境

好的创造力,来源于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创新氛围中学习知识,不仅能刺激学习热情,还能激发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现实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反馈,积极解答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展开创新思维。学校也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比如开展计算机编程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需要学生以创新思维参与的比赛,在校园中推动创新风气,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行为,潜移默化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校内创新学习环境。

结束语

从教学实践的规律出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提升是一个相对系统而漫长的过程,计算机教师应在课堂植入创新教育理念同时,通过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计算机创新的教材、营造宽松的课堂范围等多效的手段,达成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宗大朋.论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字通信世界,2020(07):277+284.

[2]郭毅.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8):181-183.

[3]辛玲.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