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析“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任秀美

扎鲁特旗伊和学校 029100

摘要: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教育环境,因此,如何设计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作业,成为了教师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教师要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4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双减”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要求减少作业的数量和时间,更强调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指导下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作业,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点

(一)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小学语文是基石,是构建学生语言大厦的根基。在作业设计中,对于字词的巩固绝不能轻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抄写,而应设计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可以进行字词的创意性拼写游戏,像让学生用给定的字词编写有趣的小故事,这既能加深对字词的记忆,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同时,对于语句的训练也要扎实,从简单的句式转换到复杂的句子组合,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掌握句子的结构与用法。

(二)作业的趣味性不可或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有趣事物的天然向往。教师可以将语文作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例如,在学习描写季节的课文后,布置让学生拍摄自己眼中季节的特色画面,并配上一段自己创作的描写该季节的文字。这不仅让作业充满趣味,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还可以开展语文知识竞赛类的作业,将学生分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语文知识的问答,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关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他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简写本,并撰写简短的读后感,要求读后感中包含对作品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等较深层次的分析。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着重基础的夯实,如设计专项的字词辨析、基础阅读等作业。这样分层设计,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下”的情况[1]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多层次的作业设计,体现个性化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同时也要考量作业负担的减轻与学习效果的提高,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就以语文作业而言,如果所有学生都被设计同样难度的作业,那么高水平的学生可能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许能够勉强完成但效果不佳,而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几乎是无法完成的。这样的状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还可能导致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逐渐丧失。

鉴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教师应当紧密围绕教材内容,注重语文作业的设置,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习题,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将适当的基础题型作为必做内容设计给学生,再加上一些较难的题型,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挑战。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又能够满足优秀学生的需求,有助于他们逐步有效地完成语文作业[2]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作业形式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核心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作业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转变要求教育者深入理解政策精神,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确保作业既能有效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种文章或角色、对话较多的文章时,由于这些文章的角色和对话都特别多,故事情节也基本靠人物语言进行推动,因此,教师在教授完这类文章后,可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同学们的作业设计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进行故事编排的实践性作业,在开展这一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主报名组成几个表演小组,然后对自己小组进行划分角色。在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台下排演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以对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在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建议,还可带领学生将教室进行简单设计,使表演氛围更加浓厚。表演结束后,由教师进行得分统计,选出最优秀的一个表演组,然后教师对其进行一些小礼品的奖励,并对所有这次实践活动的参与成员进行鼓励和表扬。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编排的这种实践活动作业形式的开展,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被进一步提高,对文章内容也有了更深的把握和理解[3]

(三)设计交流型作业,扩大知识层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初步识字的能力外,还要提升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方面的能力。此时,学生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掌握交流沟通的基本技巧,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交流型作业的重要性,很少设计阅读类和写作类作业,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全面考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双减”政策中对作业形式的指导要求,重新思考交流型作业的设计思路,创新作业设计[4]

例如,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针对科普知识设计交流型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导入,如:为什么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为什么天空中的月亮会随着一个月中不同的时间节点而产生形状的变化?为什么食物放久了会发霉?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鱼儿一样在海底遨游?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从而用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人类起源的演变过程》等书籍封面,并向学生推荐这些科普读物。在学生阅读拓展书籍前,教师要提前向学生介绍阅读科普书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科技术语时圈画出来,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或查阅网络资料。最后,当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来推荐书籍。手抄报可以分为推荐书籍的原因、书籍的故事情节、书籍的主要人物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四个模块,从而通过交流型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自主策划主题的能力、自行谋篇布局的技巧与写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挖掘“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牢牢把握语文学科教学要点,摒弃单一的知识记忆与技能训练的作业模式。作业应分层设计、合理选择、分阶设计,尽可能体现出作业的价值[5]。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业,都要尽可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艺术感和审美感,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知美、学习美、创造美,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增添更多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红梅.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思路[J].语文新读写,2021(09):20-22.

[2] 杨明.小学语文借助作业优化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93-94.

[3] 何捷.“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想[J].江西教育,2021,(35):10-11.

[4] 旦增确列.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 传奇故事, 2022(26):25-26.

[5] 逄云阁, 刘学联. 巧"整"妙"融",让作业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J]. 山东教育, 202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