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资源的开拓与创新,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在小学教学中,更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德育资源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质量。农村小学的德育资源远少于城市地区小学,学生所接受到的德育有限,这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速度缓慢,出现了在大学中农村学生不自信、跟不上时代发展等现象,阻碍了农村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和城市的均衡发展。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流力量,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德育资源的开拓与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显得极为重要。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往往学习效率也更高。农村小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并不多,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培养。德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外界的认识,从而产生学习欲望,达到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德育资源中的社会资源,通过向学生展示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世界环境的不同,引起学生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并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能够帮助其了解外界环境,并有机会融入到其中,使学生愿意学习,并努力学习。由此可见,德育资源是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增强农村小学文化自信
农村小学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态。这种自卑感来源于农村小学本身的文化氛围不强,有“为了教育而教育”的情况,这使农村小学学生长期处于文化匮乏的环境下,自身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对学生及学校是极其不利的。德育资源的出现改变了这一问题,德育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且比文化资源更加广泛。当农村小学拥有较为完善的德育资源后,学校可在校园内营造以德育资源为基础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例如,合理选择德育资源内容,在校园内设立文化展板,在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另外,可以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德育资源,通过文化课程与德育资源内容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开拓与创新的路径
(一)合理利用互联网,开拓农村特色德育资源
目前,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向农村小学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德育资源,这都说明了我国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重视。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技术,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许多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教育行业来讲同样如此。随着我国网络覆盖工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网络已经实现全覆盖,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进入到了农村小学课堂中,这极大补充了农村小学的德育资源。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大量所需的德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从互联网中汲取德育创新成果,并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方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资源。
另外,农村一般离城市较远,但农村也有城市所不能及的德育资源,如农村的动物、植物、农作物、农业劳动等,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辟新的德育资源。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帮助父母进行田间劳动,并观察父母的劳作过程,最后在班级内讲述自己参与了什么劳动、累不累等任务,然后对比父母,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
(二)寻求家庭资源帮助,使德育资源贴近学生生活
德育资源中的家庭资源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德育资源,农村小学在开拓与创新德育资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资源。家庭资源并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家庭资源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农村小学开拓德育资源的过程中,首先选择的便是开拓家庭资源。农村经济发展较慢,许多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工作,将孩子交给其爷爷奶奶养育,而爷爷奶奶所能带给学生的家庭德育资源是有限的。农村小学应与学生父母建立联系,帮助家长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在交流过程中,家长可与学生讲述外界的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使家庭资源的开拓落到实处。如果父母并未外出工作,家庭资源则更容易开拓,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较大。另外,德育工作与家庭资源进行结合,有助于拉近德育资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而人才最终的需求是服务于社会,所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资源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将生活及社会中的美好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回馈于社会,更好地生活、学习。家庭资源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资源类型,在培养学生对社会情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相比城市学校仍有不足,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才能进一步补充农村德育资源。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失衡,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对农村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些不仅关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还关系着农村学生的人生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的开拓和创新不仅在于社会资源的开发,也要充分考虑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周希花.基于本土资源开发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C].新课程,2020:148-150.
[2]刘婧婧.农村小学乡土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张淑良.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开发利用探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