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吴亦勇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511480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更是对文学作品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本文将探讨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古诗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传统意识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分析、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歌审美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教育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师生互动交流不多,没有注重学生的美感与体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水平进行一些探索。

一、以境激趣,增强古诗词的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背古诗也是一样。相对于白话文来说,古诗的历史要长得多,而且文字也比较短小,在小学时期,主要是用五言诗、七言诗来进行。而且,语言含蓄、凝练,抽象性很强,小学生的抽象领悟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画面,学习动机不高,也就无法发展出美感。因此,教师必须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以兴趣为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景是一种生动的学习方法,它能带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能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他们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体味诗的美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教学《村居》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欣赏录像时,同学们可以看到杨柳依依,村庄,还有“草长莺飞”的画面,让他们跟着诗人的眼睛去看,去体会当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其次,通过对古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从诗人的角度来理解诗歌。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产生情感,对事物有更直接的认识,对春季的景色以及诗人喜欢春天的心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也会变得更主动,为有效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感悟古诗词的情感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贯彻好本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小组合作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知识比率,将其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并对其进行分组,使其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合作和思考,以提高学习效率。将小组活动应用于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古诗词的意义,体会到作者的文化意蕴,体会到诗词的感情。

比如,在学《早发白帝城》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对同学们进行分组,因为采取了“小组协作”的方式,所以在分组的安排上,老师要根据同学们的具体状况来安排。例如,小组成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从多方考察中选出组长,出的题目要根据学员的实际状况而定。分组之后,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同学们以协作的方式讨论问题。问题是:李白创作这一诗歌的时代环境是怎样的?中国的什么地方是白帝城与江陵?能不能在这张地图上查到?谈一谈本地的状况,可以从人文,环境,地理等角度来考虑。接着,在下一次的合作探索中,老师会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分析,整理,最后通过小组分享和融合,最后说出正确的答案。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感悟诗句的感情,进而培养出古诗词的美感。

三、诗词实践,提升古诗词的审美

对古诗词进行审美欣赏,不能仅仅依靠对诗歌文本的理解,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还必须要与诗人的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并将自身的感情与古诗词相结合,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而古诗词诵读、诗词展示等活动则是情感表达的最佳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美感。

比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我就让同学们来一次“上课前三分钟”的练习。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地进行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学生读完后,再根据学生的情绪,对诗歌的节奏进行评价。例如,教师首先示范读一首古诗,然后提问,让他们想一想:“这两本书有什么区别?”是的,有韵律,有停顿。古时候,有不少文人吟诗作对,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接着,老师向学生们解释对应的读法,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美感。通过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使他们能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养成良好的素质,才能获得将来的全面发展。

四、玩转诗性,感悟诗学之美

这里所说的“诗性”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作者自己的人格之美,二是诗中表现出来的意境之美,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显示出诗的学术之美。在诗坛上,有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说法,那就是“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它以它精致而又简短的形式表现出了无穷无尽的思维价值,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目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的数十首比较简单的诗词,内容积极,思想内容丰富,多是抒发游子思乡,寄情山水,或是忧国忧民的成年人思悟,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时下很受欢迎的穿越方式,把学生们带到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之中,重现作者写作时的情景和情感,使他们在陌生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一次对话,获得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敬畏,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和诗歌欣赏的底蕴,在“玩转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诗的诗意之美,感悟诗的本来思想、情感和实质内容。

结语

总之,要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素质得到更好地提高,老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例如以境激趣、合作探究、诗歌练习等,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作者所给予诗歌的意境,全面地了解那一时期的诗人的感情,进而培育出相关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154-155.

[2]魏圣霞.如何激发起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3(12).

[3]曾振华.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学苑教育,2015(20):86.

[4]刘晓峰.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7(7):09.

[5]庄建丽.把我的美丽还给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 2011(23)

[6]范宏飞.古诗词教学的宽度、长度和深度[J].小学教学(语文版).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