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

吴会涛

东营乐安医院,山东东营,257300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O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试验病例数共80例,疾病均为内分泌失调性OP,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号对应甲组,双号对应乙组。甲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则在西药上加用中药疗法。对比髋部、腕骨、腰椎等处骨密度(BMD)变化水平、疗效结局及生活质量(QOL)。结果:试验后对照髋部、腕骨、腰椎等处的BMD值,结论中乙组各项均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总有效率等,结论中乙组数值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QOL评分,结论中乙组各分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结合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更为突出,可提升机体BMD值,还可改善各种症状和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关键词: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疗效
DOI:10.12721/ccn.2021.1571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OP)较为常见,其在骨骼系统全身性疾病中具有较高发生率,而患者发病后以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强为主要表现,所以会增加骨折风险[1]。对于一些女性群体而言,其发生OP的概率更高,分析原因为女性处于更年期后,机体内分泌的雌激素不断减少,加之卵巢功能降低,所以极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OP[2]。目前在对内分泌失调性OP进行治疗时,临床以西药应用较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此类药物尽管疗效尚可,但无法显著改善骨密度(BMD)水平,所以临床逐渐结合中医疗法用于治疗本病,以有效控制和改善BMD,从而缓解症状[3]。因此本文则探究了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的方法及疗效,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病例数共80例,疾病均为内分泌失调性OP,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号对应甲组,双号对应乙组。2组均为女性,经统计,年龄项目:50~75岁内;均龄项目:乙组(65.31±4.44)岁,甲组(65.58±4.25)岁;病程信息:1~5年;均值项目:乙组(2.74±1.22)年,甲组(2.68±1.31)年。入组时2组前述资料无较大差别,同类对照后P>0.05。参与方式:均为自愿入组;伦理批准:按照惯例已获得通过。

入选要求:均满足内分泌失调性OP确诊要求;均为女性;均经X线、检测BMD确诊;主诉有程度不同的全身无力、腰脊部疼痛等表现;资料完整;配合度佳。

排除要求:资料缺失;过敏体质;中途转院;造血系统病变;近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心脑血管病;完全丧失劳动力;肝肾功能异常;精神疾病。

1.2方法

甲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用药涉及雌激素、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等,用药方案:采取雌激素片(以H20090165为国药准字,产自于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治疗,用量0.3mg/次,1次//d;或口服碳酸钙D3片(以H10950029为国药准字,产自于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用量600mg/次,2次/d;鲑鱼降钙素喷鼻剂(以H20052507为国药准字,产自于深圳大佛药业有限公司)喷鼻,1次/d,20μg/次。1疗程为1,共治疗3w。

乙组则在西药上加用中药疗法,组方涉及:甘草6g、三七10g、山茱萸10g、仙灵脾15g、淫羊藿15g、熟地黄15g、川芎15g、补骨脂15g、红景天15g、黄芪15g、香附18g、山药20g。将前述药材加水浸泡于砂锅中,时间为0.5h,之后经大火煮沸后,则转至小火状态,再煮20min,然后取汁温服,早晚各服用1次,1剂/d。1疗程为1,共治疗3w。

1.3观察项目

对比以下项目:

(1)BMD水平:于试验前后测定,测定部位涉及髋部、腕骨、腰椎等处。

(2)疗效结局[4]:评定内容及要求:患者无痛感,各症状基本消除,不影响日常生活满足显效要求;患者疼痛呈阵发性,症状有所减轻满足有效要求;症状加重或无变化满足无效要求。

(3)生活质量(QOL)[5]:试验后以QOL量表评估,涉及1项日常生活及3项功能(物质、心理、社会),各项以100分设分。

1.4分析数据

本次方法为X2、t值处理,对象为1.3中指标,涉及计量和计数值类型,以SPSS22.0为本次软件,涉及[n(%)]、x̄±s等形式呈现,统计后若所得结果为P<0.05,则试验具备意义,且满足统计要求。

2.结果

2.1对照各部位BMD水平

试验后对照髋部、腕骨、腰椎等处的BMD值,结论中乙组各项均高于甲组(P<0.05);但试验前2组前述各处BMD值较为接近(P>0.05)。明细见表1。

表1:比较各部位BMD水平(x̄±s,n=40,mg/cm2)

截图1742435184.png

2.2对照疗效结局

试验后对照总有效率等,结论中乙组数值高于甲组(P<0.05)。明细见表2。

表2:比较疗效结局[n(%)]

截图1742435192.png

2.3对照QOL评分

试验后对照QOL评分,结论中乙组各分值高于甲组(P<0.05)。明细见表3。

表3:比较QOL评分(x̄±s,分)

截图1742435203.png

3.讨论

内分泌失调性OP在内科疾病中较为多发和常见,且以女性为高发群体。尤其是女性处于更年期时,其OP发生的主要诱因为机体内分泌的雌激素含量减少,卵巢功能不断降低,随之出现内分泌失调[6]。患者发生OP后,其主要表现涉及骨折、脊柱变形、疼痛等,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如残疾、肺部感染、活动受限等。而在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西药属于常用方案,其可明显改善患者流失骨量的问题,且常用药物为雌激素、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等,这些药物可增加雌激素和钙的水平,也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以降低流失的骨量。但西药单独使用无法对BMD加以显著改善,所以整体疗效欠佳。而通过结合中西医疗法治疗该病症,则可在西药的前提下加用中药方剂,以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和BMD水平。OP在中医学上的病因涉及肾虚、脾虚、血瘀等,所以治疗用药以补肾健脾、活血健脾为主,药物组方涉及甘草、三七、山茱萸、仙灵脾、淫羊藿、熟地黄、川芎、补骨脂、红景天、黄芪、香附、山药等,这些药物联用则可发挥补肾助阳、健脾益气、强筋健骨、化瘀止痛等功效[7]。中西医结合后,既能有效控制BMD值,还可保障疗效和预后。本文结果中,试验后对照髋部、腕骨、腰椎等处的BMD值、总有效率、QOL评分,结论中乙组各分值高于甲组(P<0.05)。可见,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结合中西医疗法呈现出了极大的作用和优势。

综上,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结合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更为突出,可提升机体BMD值,还可改善各种症状和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水平. 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9189.

[2] 米娜瓦尔·卡尔曼.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1(27):65.

[3] 毕婷婷. 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 健康大视野,2019,11(7):188-189.

[4] 赵静,颜红玉,高敏.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 健康必读,2020,04(12):91.

[5] 王进.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7,7(32):60-61.

[6] 郭丹. 46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83.

[7] 祝仕军,周春燕.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 饮食保健,2017,4(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