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力系统故障抢修方法优化策略研究

尹小伟

摘要: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导致停电和电力供应中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生活影响。因此,高效、准确地抢修故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电力系统;故障抢修;优化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抢修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手动操作,存在着抢修时间长、成本高、抢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优化策略逐渐得到关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优化算法等先进技术,可以针对故障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抢修方案,提高抢修效率,降低抢修成本,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1.电力系统故障抢修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各行各业都对电力供应有着极高的依赖性。故障抢修能够及时恢复电力供应,确保企业、家庭和公共服务机构持续运转。电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电力系统遭遇故障时,停电和电力中断会给工商企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有效的抢修措施能够快速恢复供电,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故障可能会导致火灾、安全事故和电网闪烁等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实施科学高效的故障抢修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现代社会的用户对于电力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停电时间的容忍度较低。故障抢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和满意度。通过优化抢修方法,能够快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抢修方法

2.1人工巡检与故障排除

在电力系统中,专门的抢修人员通过巡视和检查电力设备,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并进行排除。这种方法依赖于抢修人员的经验和技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定位和解决故障。

2.2故障告警与实时监控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可以安装故障告警装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即会发出告警信号。抢修人员根据告警信号的位置和类型,前往被告警的设备处进行抢修。此外,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抢修人员可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3预防性维护与定期检修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更换老化部件,及时修理潜在故障点。这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停电时间。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修一般需要按照计划进行,不能实现即时的抢修。

3.改进故障抢修方法的优化策略

3.1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标准化处理,以便后续分析和应用。基于历史数据和故障案例,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故障诊断模型。这些模型可以自动地检测异常情况,并识别出可能的故障类型和原因。利用实时数据和故障诊断模型,建立监控平台和预警系统。一旦系统出现异常,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促使抢修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建立故障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故障的潜在发生时间和位置,抢修人员可以主动进行预防性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发生和停电时间。设计可视化界面和数据分析工具,使抢修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异常状态。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抢修人员更快速地定位故障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抢修方案。

3.2智能化的故障定位与故障查询

利用智能算法和拓扑分析技术,结合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历史数据,可以实现精确定位故障点。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可能的故障传播路径,进一步缩小故障处理范围。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故障案例库,将各个抢修单位的故障案例和处理经验进行整理和汇总。抢修人员可以通过查询和分享故障案例,查找类似的故障情况并了解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快速解决类似故障并提高抢修效率。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建立故障模式识别和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抢修人员在故障发生前,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变化趋势,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措施,从而减少故障损失和停电时间。利用远程监测设备和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远程诊断。抢修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并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建议,缩短抢修时间。设计易于使用的可视化故障查询工具,将故障信息呈现为直观的图形界面,方便抢修人员快速查询故障信息和解决方案。通过可视化工具,抢修人员可以更便捷地定位故障点和了解相关参数。

3.3优化抢修资源的分配与调度

将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分类,并确定紧急程度。例如,可以将故障分为高风险故障、中等风险故障和低风险故障,并设定相应的紧急程度级别。结合故障类型、紧急程度和地域分布等因素,建立资源分配模型,并借助优化算法进行资源分配与调度。这些模型可以考虑抢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效率、物资需求,以及供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容量等信息,帮助决策者合理安排抢修人员和物资的分配,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响应和完成抢修任务。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不同抢修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通过共享人员、设备和物资等资源,可以提高整体抢修效率,并降低维修成本。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实时监控和调度系统,对抢修任务进行动态管理和调度。通过实时监测故障进展、位置和处理情况等信息,及时调整抢修人员和物资的分配,确保抢修现场的高效运作。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抢修资源分配和调度进行评估与改进。通过定期对资源利用率、抢修响应时间、任务完成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不断提高抢修效率和质量。

3.4智能化技术在抢修过程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故障抢修过程中进行决策支持和自动化操作。例如,通过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和预测模型,帮助抢修人员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可能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抢修方案。另外,可以探索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减少人力介入,提高抢修效率和安全性。

3.5故障抢修知识管理和培训:

建立完善的故障抢修知识库和经验共享平台,将抢修人员的经验和故障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标准化的抢修指南和方法。此外,持续开展抢修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适应新技术的应用,掌握最新的抢修方法和工具。

结束语

总结起来,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抢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日常的故障处理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电力系统故障抢修方法。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故障抢修的效率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洪亮.配网抢修指挥故障研判策略研究[J].大众用电,2021,36(11):74-75.

[2]李雄宇.基于多代理的两阶段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多故障恢复策略[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1.

[3]李鑫,刘佳钰,龚正宇,等.基于子图同构的电力系统故障建模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2,35(1):120-128.

[4]杨博,陈义军,姚伟,等.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稳定评估与决策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46(22):200-223.

[5]袁小明,张美清,迟永宁,等.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动态问题的基本挑战和技术路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5):190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