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思政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于江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48100

摘要: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思政教育是当前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将其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思政教育;中职语文;教学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语文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思政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路径,以供参考。

一、中职语文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等的重要学科。而在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两者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将两者有机结合,还能有效拓宽课堂教学的范围,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推动整个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工作。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了迎合这一特点,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点,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中职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措施,以期实现中职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一)深层次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1.挖掘为人处世的思政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关注教材中涉及人际关系、道德准则、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这些思政元素的内涵。例如,在《我的母亲》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强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其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和母亲的故事,思考和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挖掘爱国爱家思政元素。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诗歌等材料往往涉及国家、家庭和个人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理解和体会爱国爱家的情感和责任。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满江红》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精忠报国》的音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听到这首歌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谁?然后引出岳飞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进而带给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二)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教学方式融入思政教育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要以语言为载体,紧密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客观来说,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长。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的方法,从片段、场景开始,用更加具体、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小我”与国家的“大我”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指定的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很难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教师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后,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关注其语文成绩,还要考察其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在思政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组织辩论比赛等。

(四)提升教师素养,发挥引领作用

1.精选培训内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能够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为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加强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力的培训。教师需要掌握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设计富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中的思想政治观点等方面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对于教育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可以通过举办师德师风讲座、开展师德师风评比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样让教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让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中职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并将相关知识融入课堂,让其在课堂上发挥“大语文”“大思政”的功效,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瑛.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2022(27).

[2]卓开葵.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