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他们追求更加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渴望通过数字化技术获得与时俱进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1]。同时,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也意识到数字化改革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培养21世纪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数字化改革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二、数字化改革学习环境的建设及角色影响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1.数字教室:硬件设施、网络和基础设施
数字化教室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适用于数字化教学的硬件设施、网络连接和基础设施支持。在数字教室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和设备进行交互式学习和教学活动[2]。其次,良好的网络连接是数字教室的关键。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流畅地访问在线资源、参与远程教学和协作学习。同时,网络安全也是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确保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和隐私得到合理的保护。最后,数字教室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这包括了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等,以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此外,还应提供必要的插座和充电设施,以满足移动设备的充电需求。
2.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
在线学习平台是数字化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创建和管理课程,发布学习资源和任务,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访问课程内容、提交作业、参与讨论和获取反馈。在线学习平台还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练习题和模拟实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根据课程需求进行定制,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同时,开放式资源如开放教育资源(OER)也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材料和知识来源[3]。
(二)数字化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1.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需求
数字化改革对教师的角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来适应这一变革。因此,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成为数字化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以熟悉和掌握数字工具、在线平台和教育软件等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技巧。
2.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教师角色重塑
数字化改革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得到了重新定义和重塑。传统的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的提供者的角色,但在数字化改革中,教师更多地充当指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支持者。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与教师互动模式的改变
数字化改革也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线平台和工具,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与教师和同学合作,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这种互动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4]。
三、数字化改革中的挑战与改善对策
(一)技术障碍和数字鸿沟
数字化改革在教育领域面临着技术障碍和数字鸿沟的挑战。首先,一些地区和学校可能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网络连接不稳定以及缺乏适当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等问题,导致数字化学习环境无法有效建立。其次,教师和学生的数字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新的教学工具和平台使用可能存在困难[5]。对此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投入,以确保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顺利建立和运行。同时,开展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字工具和平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数字化改革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因此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需要得到妥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泄露和滥用。对此教育机构和政府应加强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政策和法规,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共享的原则和限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来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同时,引导教师和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数据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育不平等和数字排除问题
数字化改革带来了广泛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但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和数字排除问题。一些学生和教师可能因经济、地理或文化等因素而无法获得数字化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导致特定群体的学习机会不公平。对此教育机构和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和平等。首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和硬件设备的投入,使更多学生和教师能够享受到数字化学习的便利。其次,提供经济援助和资源支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数字学习设备和网络接入。此外,还可以开展教育公平政策和项目,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数字排除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要坚持推动数字化改革的包容性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数字化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实现教育的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数字化改革不仅提供了更广泛、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还赋予学习者更多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提供个性化、灵活性强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数字化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最佳实践和有效策略。仅有全面的理解和积极的行动才能实现数字化改革对教育的持续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梁少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12):45-49.
[2]张美琪.高校素质教育与数字化教育的协同研究与探索[J].大众文艺,2022(11):87-88.
[3]陈廷柱.教育数字化:转型还是赋能[J].中国远程教育,2022(08):64-66.
[4]王黎.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16):147-148.
[5]于汝清.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1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