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叶丹丹

大田县吴山中心幼儿园,福建大田,366100

摘要: 为了解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研究首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各方面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有助于价值作用发挥的应用策略。通过研究,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价值突出,其价值作用若能充分发挥,可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 儿童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教育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256
基金资助:2021年度阿坝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青年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藏羌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终成果(项目编号:ASC21-14);2021年度阿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0701060)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地址:

0.引言

儿童民间游戏是指常见于儿童群体的民间传统游戏,传承至今普遍已有较长历史,以往备受儿童群体喜爱,但并未走入课堂。这一基础上,因为现代幼儿教育理论提倡游戏化教育,所以广大幼儿教育人员开始关注各种游戏资源,其中就包括了儿童民间游戏,但此类游戏在目前还未充分融入幼儿教育,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盲目代入教育未能发挥其全部作用,故需要展开相关研究。

1.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分析

1.1实现游戏化教育

游戏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针对传统幼儿教育提出的改革倡议,认为传统幼儿教育或多或少存在“小学化”的问题,教学方式不符合适龄原则,同时也确实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例如导致幼儿产生厌学情绪等,使得幼儿无法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学习,因此产生了“怎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幼儿的方式”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发现做游戏是幼儿了解世界、建立认知概念、树立观念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最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故提出了游戏化教育倡议。这一背景下为了实现游戏化教育,幼儿教师就要在教育当中融入一些游戏资源,并组织幼儿做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实施教育,而儿童民间游戏就是很好的游戏资源,且相比于现代常见的儿童游戏,儿童民间游戏具有一定优势:儿童民间游戏普遍为比较传统的游戏,虽然传承依旧,但现代已经很少见,因此当其进入幼儿教育,对于现代幼儿而言非常新颖,能更好的吸引现代幼儿,激发他们的游戏积极性。由此可见,儿童民间游戏是很好的游戏资源,可以帮助实现游戏化教育[1]

1.2传承文化

儿童民间游戏大多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其中包含了很多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以“斗鸡”为例,该游戏十分传统,诞生于我国贫困时期,当时的人没有所谓的“玩具”,只能利用自身来做游戏,“斗鸡”就是由此而来的一种民间游戏,因此该游戏项目记录了我国当时人群的娱乐方式与艰苦条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标志。这一基础上,当儿童民间游戏进入幼儿教育,能够让儿童更好的了解其文化背景,并借助兴趣驱动作用让幼儿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能帮助幼儿更早的建立身份意识等,故儿童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突出。

2.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应用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儿童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下文将提出相关策略。

2.1游戏展示

因为幼儿普遍有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愿意积极探索事物,故教师在游戏化教育当中可以先向幼儿展示儿童民间游戏,予以幼儿新鲜感,调动他们兴趣与探索欲望。关于游戏的展示方式,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先和幼儿进行交流,通过特定的话语来奠定基础,再引出儿童民间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幼儿“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不一样的游戏”,此时幼儿会开始关注教师,然后教师即可提出对应的儿童民间游戏。这种方式区别于直接展示的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先让幼儿保持专注状态,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另外,在游戏展示之前建议教师结合幼儿具体情况先选择儿童民间游戏,即儿童民间游戏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游戏性质不同,一些可能比较激烈,另一些可能更需要耐心,这种情况下盲目展示儿童民间游戏,未必能保障所有幼儿都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作出合理选择,即假设幼儿比较好动,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斗鸡”、“踢毽子”等需要不停运动,且具有较强竞技性、对抗性的儿童民间游戏,相反可以选择“翻花绳”、“垒石子”等民间游戏[2]

2.2游戏活动教育

游戏展示后,幼儿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展相关游戏活动,因此教师要满足幼儿需求,根据游戏开展形式迅速进行组织,例如游戏需要双方对抗,那么教师就要迅速分组,然后告诉幼儿基本的游戏规则,促使他们开始游戏活动。而游戏活动开展后,教师要找准自身角色,以便围绕儿童民间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斗鸡”为例,该游戏规则中标明不允许用手触碰对方、不允许双脚同时落地,但幼儿本身的自控能力差,且初次接触这个游戏,因此过程中很可能作出违规行为,因此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充当“裁判”的角色,做好游戏过程管理,诸如当某幼儿作出了违规行为后,要将其罚下场,然后即可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幼儿既然参与了游戏就要严格遵守规则,这样能够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明白规则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与个人成长[3]。除此以外,不同类型的游戏能够给教师提供不同的教育机会,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专注,抓住机会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时,一些幼儿可能没有第一时间理解规则,那么教师就可以上前进行教育,用肢体语言等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规则,这有助于幼儿文字、语言理解能力发展。

2.3文化背景教育

幼儿层面上文化背景教育应当在游戏活动教育结束后进行,这与更高年龄段的类似教育流程相反,原因在于更高年龄段的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因此他们可以被教师的语言调动,从而产生兴趣,但幼儿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直接进行文化背景教育难以让他们产生兴趣,故需要转换一下思路[4]。文化背景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其一,教师可以围绕之前游戏活动教育的儿童民间游戏开展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先给幼儿发放图册,让幼儿通过图册初步了解游戏的文化背景,例如通过图册告诉幼儿“翻花绳”游戏的发展历史,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为何受人喜爱;其二,教师要结合图册与幼儿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不定,本文以某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过程为例,整个对话过程如下。

教师:我们刚才玩了什么游戏呢?

幼儿:“翻花绳”。

教师:“翻花绳”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请大家看图册找到答案。

幼儿:是汉朝。

教师:那么“翻花绳”为何在这么长的时间力都备受人们喜爱?

幼儿:因为这个游戏益智,而且很好玩。

通过以上对话,教师可以让幼儿了解了“翻花绳”的文化背景,让幼儿知道了这个游戏是独属于我国的儿童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就奠定了下一步文化教育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即可结合详细资料进一步开展文化背景教育,诸如告诉幼儿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前也特别喜欢“翻花绳”,“翻花绳”的技法都来源于上一代人的传承,这已经是一种传统。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幼儿也想要传承“翻花绳”,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3.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价值突出,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其价值,教师要对具体价值有清楚的了解,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将其代入幼儿教育。在此基础上,儿童民间游戏能够帮助实现游戏化教育,可起到文化教育等重要作用,在其作用下能更好的达成幼儿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7):1.

[2]石明芝. 从根出发,综合资源——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 新课程·上旬,2017(7):12.

[3]刘德梅. 浅谈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915.

[4]齐丹. 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