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音乐鉴赏教学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对曲目的鉴赏技巧,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的乐理基拙。学生音乐基拙的储备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音乐能力水平,也会影响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进程。目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部分学生的音乐基拙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开展形成阻碍。
(二)忽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本身是一个让人感到愉悦放松的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疲劳,放松心情和改善情绪,还可以修养身心提升自己的内在美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为了应对高考,学习压力十分沉重,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主要的学习科目上,从而忽视了对自身情操的陶冶和精神方面的放松,从而导致音乐教学的作用无法发挥,因此也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推进。
(三)教师教学手段滞后
音乐鉴赏课程自然是带领学生欣赏各种乐曲的旋律与乐章结构,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带领学生听教材范围内的曲目,在方式和内容上都存在滞后性。内容仅限课本教材,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式以听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产生阻碍。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介绍作品背景
在鉴赏教学中,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在介绍的过程中渲染鉴赏的情感氛围,为学生鉴赏作品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以《第五交响曲》的鉴赏教学为例。这一作品是贝多芬对命运的不甘与怒吼,也是贝多芬对命运做出的回击。而这样的情感,与大部分高中生追求进步、不断努力的潜在情感相似。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介绍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其他教师沟通,了解各个学科中进步最快的学生名单以及其进步的实际情况。然后,教师在课堂上便可以这些学生的进步为引子,先奠定“天道酬勤”“书山有路勤为径”等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当你们一次考试失利之后,你们的心情会如何?”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回答会伤心,而有的则较为乐观。随后,教师再结合偏科学生的情况提问:“若你们在某一门科目上的理解能力实在低下,那么你们还有努力的动力吗?”在之前奠定情绪的基础上,学生会较为激动地给予肯定的回复。如此,教师再以慷慨激昂的音调,引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之后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并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
(二)增添教学趣味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才能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审美水平。教师可以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比如听音识趣小竞赛、歌曲改编、曲目填词等活动,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提升学生音乐水平以及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打下基拙。
例如,在学习《情感之声》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根据音乐内容发挥想象,创设出符合音乐情境的舞蹈或是表演,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音乐鉴赏的学习,在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塑造学生的审美。
(三)设置问题引导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常被教师所忽略的部分。因此,教师应当在鉴赏教学时,应合理设计引导性问题,以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并发展积极的、个性化的音乐审美偏好。
以《多彩的华夏之音》为例,在这一课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首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感知,然后再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感受。具体而言,教师首先精简介绍几首音乐作品所对应的民族、民俗、歌曲特征。然后,教师再播放作品,并要求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在本子上以简单的词汇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播放完音乐作品后,教师再给予学生一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记录的词汇,对音乐作品进行个体的评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问题展示在黑板或者多媒体上。问题可以是阐述几个作品的异同点,或者是基于个人理解,可以是学生对几个音乐作品的偏好以及原因。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教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都已达到。
(四)师生互相评价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互评的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具体而言,师生互评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融入评价环节,并引导学生对彼此感知节奏的方式、对背景故事与作品内容的理解进行评价。如,学生基于作品阐述自己对作品的偏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指出相同偏好学生所阐述理由的不足之处。而对教师的评价,则可以在教学环节由教师提问收集。比如,教师针对课堂的背景介绍、问题设置等环节,要求学生给出建议或者指出不足之处。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限制时间,以至于自己不能发表意见。对此,教师在下次教学中便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总体而言,进行师生相互评价,教师能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时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将理论性的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理念,对音乐做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评述,以此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东.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5):220.
[2]陈晔.试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创新教学模式[J].当代音乐,2018,(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