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不同学科而言,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基础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的产生是人们对情绪的展示,自音乐产生以来,人们通过音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小学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与教师都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充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音乐感知不同情感,并通过音乐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增强学生自信心
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方面拥有各自的天赋,很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羞于开口,一方面是认为自己声音的不好听,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的声调不准确。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自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资源分布不均匀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源分布不均。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久,但是仍有部分地区以成绩为主。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相差较大,在城市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会有一系列的乐器资源,在信息方面也更为先进。而偏远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学大多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可供使用的乐器非常少。这就造成了资源分布不均匀,学生接受音乐的方式不同,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差过大。
(二)被重视程度低
音乐课程的内容是无法以成绩来展现的,所以大多数地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小学是学生开展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美感与乐感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认知能力。虽然现在的音乐教学得到了学校和家长一定的重视,但效果仍不明显,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认知程度低,另一方面是家长的忽视。即便有些学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音乐天分,但是家长仍然认为学习音乐是没有用的。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发掘生活素材,让音乐回归生活
音乐是生活的艺术,许多音乐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生活化的音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情感价值,同时也能够感知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基于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围绕教学大纲深挖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日常授课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花蛤蟆》这一课时,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说唱歌曲《花蛤蟆》,并能根据歌词创作相应的动作,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动物”作为本节课程教学的主线,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想池塘中蛤蟆的形态,并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通过这样的动作创新模仿不仅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参与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那种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美,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新游戏教学法,增加音乐课程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多的会倾向于趣味性的学习内容,这是由于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共同决定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多元化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将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和音乐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课程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乌鸦与狐狸》这一课的内容时,本章节学习的内容为综合表演课,即要求演唱歌曲,同时能表演歌曲的情景。在教学时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参与表演实践活动。在教学任务的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简要地了解一下乌鸦和狐狸这个小故事,然后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改编情景剧,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情节,然后进行表演活动,在教师音乐教学的基础上融合故事情景剧,从而激发各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体验,保障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对乌鸦的得失有所感悟。
(三)大力提高对先进教学设备的投放使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开展创新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创新,挖掘新的事物,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潜力,实现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满足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在实际课堂中把培养学生对音乐创新创造的教学活动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而信息化的音乐教室及音乐课堂先进教学设备的充足情况是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前提保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视听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得记忆,更加形象生动。小学院校还可以设立舞蹈练习教室、音乐剧排练室等相关以供学生自由使用的音乐练习教室,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欲,端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小学生明确理解音乐里有艺术美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受限制的,是美妙的、流动的,曲终而意味隽永。
(三)重视音乐欣赏,提升学生文化的理解素养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也是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为通过学习感知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学会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在音乐课程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一首乐曲就可以表现一种风土民情和人文底
蕴。
五、结语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树立正确的音乐课程教学观念,同时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多样化设计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课程学习,为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振芳.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2020(02):59-60.
[2]冯德才.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0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