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的音乐教学状况,很多音乐教师都在问自己:为什么初中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得不积极?为何音乐课的课堂纪律如此松散?为什麽小孩能参加集体活动,但独自一人时就很害怕?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音乐课,但是音乐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坐在教室里,都是准备成为听众,而非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考和学习方法,能否有效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就要采取多种沟通方式,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怎样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自信地练习音乐,已成为我们音乐教师讨论的重要课题。经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以下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初中音乐教学问题
(一)没有重视初中音乐教学
由于新课改,很多教师还是用以前的方法来讲课,音乐教育也是这样,音乐教师不重视音乐内容的教育,他们不按新课改的要求去做。从而导致音乐教学不能顺利进行。有些学校没有专业音乐教师。而在音乐教学中,他们往往找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教学,使学生不可能接受专业的音乐学习,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书写能力。这就限制了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的落后使教学效率降低
初中教学中,教学理念十分重要对音乐教学具有指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继续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只结合课本内容,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学生进行足够的培训。
(三)音乐教学法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始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音乐教学方法和设备不完善,不能在音乐教学中建立学习情境,教师教学只使用课本,学生只能跟着音乐老师学习,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教育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创新应该遵循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的合理措施,确保教学创新与新课程改革保持一致。特定创新战略有:
(一)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扭转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改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态度。就教学而言,明确教学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相关性和科学性,是课程实施成功的重要前提。给音乐课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这也使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学生的音乐知识,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热情。在确定音乐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对音乐教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掌握教材中真正存在的难点,找出教学教材中的教育要点,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掌握音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在规定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参考课程的要求,合理地计划和整合每学期的教学目标。采取分段、分节的两种教学模式。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师生互动的主要介质,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才能保证教学创新的效果。当前虽有许多名著,但国内外著名音乐教材中的初中生很难理解背景和音乐创作的特点,无法深切感受到艺术元素、思想、情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所以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相关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创新与改革观念,以教学内容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可结合文学、美学的内容,选取与音乐课程相关的文学材料。学员既能感受到音乐文学内涵的微妙影响,又能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形成情感共鸣。尤其是在民族管弦乐教学中,可以把《春江花月夜》的文学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优美的诗歌中形成良好的音乐感。把艺术设计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音乐教学内容中加入美学元素。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录像,加入美学元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各方面教学创新效果。
(三)注重教学评价的创新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试卷考试音乐技能的考核方法等,突出教育功能和音乐融合观念,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评价要符合新课改对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要求。在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应转变传统的观念和意识,进行教育评价,遵循基本原则,实行多种教学评价,既要有创新,又要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活动。有针对性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创新的有效性。例如,对初中音乐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评价方法,应合理地确定通用的评价指标,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技能与音乐相结合的评价,形成定期评价。要弄清学生在学习阶段是否存在实际操作问题和音乐素养培养问题,以及创新在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应运用规范评价法和激励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此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自我评价等,使学生在进行自我反思时,纠正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以前,当音乐教师教音乐的时候,老师教唱歌,然后让学生跟着学习。这个方法很枯燥,而且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比如,音乐教师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始教学前,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夜景,再播放音乐,让学生们进入到美丽的夜景中。在音乐高潮的时候,学生们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播放完音乐后,你还可以设计一段对应于音乐结尾的情景,让学生去联想它。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更全面地学习音乐,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压力。音乐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音乐,喜欢音乐,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初中音乐教学得以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革.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中学时代,2013(8).
[2] 王文婷.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3] 漆辉.新课对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