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研究

谢艳霞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第三小学,514300

摘要: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作为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自己所教授的科目,使自身能够建立起音乐教学的自信,并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钻研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音乐潜质力,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积极性。此外,在讲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音乐;综合素养;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2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古代的教育家就曾提出以“六艺”为教育内容,而“六艺”中的“乐”,指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所以,音乐对小学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开设音乐课程,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道德素养等得到一定的发展,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做好与初、高中阶段在音乐学习上的衔接。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将优秀的传统乐器、民俗乐曲等发扬光大,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一、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自信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正是性格养成、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应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寻找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信。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五年级上册的活动《新年音乐会》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教师协调上课时间,将两节音乐课时调换到一起,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为学生举办音乐会,鼓励学生在音乐会上,展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艺。并且,根据学生所展示的才艺不同,分别设置优秀舞蹈奖、优秀演奏奖、优秀歌手等奖项,从多方面肯定学生的音乐才能。此外,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进行表演时,教师应该引导其他学生保持安静,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并在表演结束后,带动学生一起为其鼓掌,也可以为其颁发“勇敢者勋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音乐自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利用游戏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德育。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能够更好地融入德育,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参与感,以此来发挥德育的价值。在对游戏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对一些学过的歌曲,进行两组交替的歌词接龙比赛,在接龙过程中,哪组队员没有接上歌词,就视为游戏失败,最终为胜利次数多的小组颁发优胜奖。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一些在学习中出现个人主义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对其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音乐课堂,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

三、善用多元材料,开阔学生视野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需要做好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因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工作,审美能力隶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可以说想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一定是绕不开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人文精神,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音乐中的人文素材实现审美的锻炼,在音乐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理解背后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歌曲或者乐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是进行乐曲的赏析,但需要注意的是审美能力应该是多元化和多维度的,不能只关注本民族的文化,比如在学习《中国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了可以播放不同的版本,让学生欣赏,同时在进行延伸拓展的时候还可以引入其他民族的特色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下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除了感受音乐的力量,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词中的情感,在学习和欣赏歌曲中能有效地区分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在鉴赏音乐中不断地强化审美能力,落实音乐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鼓励学生创作,发展创造意识

在音乐的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乐器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学生比较喜欢乐器,乐器的强烈的节奏乐感让音乐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学生在音乐课堂会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而自行设计打击节奏,所以笔者随之设计了“乐器教学”助学方式。学生通过自制的“乐器教学”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兴趣,更加激发学生对身边其他物品的重点关注,自制出一件“乐器教学”对于音乐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对乐器有了深刻的理解,可以从学生自制的“乐器教学”中表现出来,在此时如果音乐教师能够对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指导的话,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雨的节奏》时,笔者准备了三种乐器教学,如铃鼓、哑铃、沙锤,在学习歌曲时,三种乐器教学数量不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制作乐器教学参与进来。这节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环境内实现积极有效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自制乐器的创编。当学生知道可以自制乐器教学时候,纷纷表现得十分兴起,顷刻之间便找到了尺子、饮料瓶子、铅笔、文具盒,甚至是衣服的拉链都可以运用其中,更有同学利用桌椅板凳和手脚代替,形成多元化的乐器声源。课堂之中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对各式各样的乐器进行划分,确保最终演奏的流畅合理,避免乱糟糟的现象。学生根据老师的具体安排,各自组团练习起来,整个课堂的音乐气氛十分祥和流畅有序,这样的学习对音乐提升了很大助力支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老师在开展各项学习项目会变得非常容易达到预期,同时激发学生的乐器伴奏更深入地学习,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力。

五、加强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学校要重视培养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对音乐教师进行招聘选拔时,应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上,而不是只重视深度。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设置教、学、评的一体化活动和学生自评表获取有效的学习反馈。另外教师还可以做好自身的教学反思工作,当完成授课时要做好教学的总结工作,对教学进行回顾,及时地查漏补缺才能不断地调整教学,让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地。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小学音乐教师也会努力提升自身在音乐领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片面化的情况。学生通过更加全面的音乐学习,在音乐各个方面的天赋,也能够及时地被发掘出来。此外,学生在音乐上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结论: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了小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教育教学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这一门科目,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小平. 浅谈如何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 黄河之声,2020,(12):144.

[2]崔勇.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黄河之声,2020,(12):145.

[3]庄端霞. 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J]. 北方音乐,2018,38(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