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对策分析

李巧梅

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中心小学校,620360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落实美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推动学生实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07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音乐作为我国当下普及率极高的一门课程,音乐教育在帮助学生培养个人的整体素质以及树立个人形象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当今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无法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重视。在仍受应试教育之风影响的当代,学习主要科目是人们默认的规矩与定则,忽视了次要科目的作用。学校设定的课程表中,音乐课或许只是一周一节,音乐教室经常不上课而课堂被其他教师侵占进行授课或自习,而部分家长也不赞成音乐课的布置,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主要科目或者进行补课,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课外兴趣班上。这样的观念与看法是应该改变的,陈旧的看法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音乐课课堂效率较低。音乐课的课时不同于其他科目,可是较少,再加上课容量大,单纯只是课堂讲述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让学生体会音乐美的目的,播放音乐,欣赏歌曲是必要的前提,这样一来,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占用,课时短,效率低就成了音乐课无法较好运行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兴趣不高。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样的授课与学习都将失去灵魂,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对音乐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我们应该做到让他们对课程不反感,内容不枯燥,学生的学习生涯本就是乏味的,如果我们将音乐课堂打造成更好地音乐课堂,轻松地氛围更能够吸引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音乐课上得到放松。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讲授。

二、提高音乐教学课堂效率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不仅在于休闲放松,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心性。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过去,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音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响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单单只学习文化知识并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更大程度上实现人本身的价值。音乐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然也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努力,提升音乐课堂效率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学音乐的兴趣,能更好的更高效的让学生吸收音乐知识,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音乐的美在他们的语言中流淌。

三、打造音乐有效课堂的措施

将生活融入音乐教学。万事万物都来源于生活,万事万物也归还与生活。音乐来自生活,是音乐家们都生活中美的感叹、对痛苦的呻吟,才有了如今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解铃还须系铃人,将音乐归根与生活,与生活相融合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音乐真正的意义,体会音乐曼妙的美感。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妈妈的红头巾》这首曲目时,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进行回忆,思考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家庭中又是怎样的存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课的知识,了解节拍与歌唱方式,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情绪上的波动,根据情感的需要选择演唱的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发挥乐器的辅助作用。音乐课的教学是多种多样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使学生理解内容,简单的听和跟唱或许没有办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效率无法显著提升,然而乐器的参与就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挑战性与新鲜感。例如:在学习《爱的罗曼斯》这一课时,可以将乐器的演奏与授课相结合,为学生埋下了解乐器的种子,学好乐器时候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进行演唱,不仅能吸引其他同学对乐器产生兴趣,还能使这位同学感受到努力得到回报的喜悦与骄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讲,最不缺的应该就是想象能力,他们总是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值得被重视,他们的想象力不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他们应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萤火虫》这一曲目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萤火虫的道具带在身上,编排关于萤火虫的故事,更好地对歌曲进行了解,体会歌曲的意境,尽情的表现歌曲。

四、改善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带着学生去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这种模式下,虽然可以严格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但对于学生的关注度却不够,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引入到学习进程中来,教师则可以起一个辅助作用,引领学生,让他们慢慢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逐渐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勇敢表达个人的见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模式

首先,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并将这些理念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概念。鼓励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丰富音乐交流,比如唱歌、跳舞、表演等,给音乐课堂增添活力。利用音乐的艺术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功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感知能力、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充分利用各种较为新型的多媒体和在线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扩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适应现代的教育模式,并与时俱进。

结语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以美学的方式来诠释音乐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虽然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小学音乐教育理念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仅仅利用现有的师资和音乐设备并不能满足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在扩大教师数量的同时,也需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洋阁.浅谈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7(04):226-228.

[3]张超.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浅析[J].黄河之声,2019(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