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

黄鹏之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实验中学,561000

摘要: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时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评价机制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
关键词: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想象力;培养微探
DOI:10.12721/ccn.2021.15709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高度重视精神追求。教育是追求精神的主要物质依托,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教师应重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及具有想象力的全能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想象力。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的评价机制现状

(一)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从另一种层面上来讲,初中音乐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比较单一。受限于目前国内的课堂模式和教学环境,很多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不仅没有专业的设备和器材让学生观察体验,甚至一些教师在教学材料上的选择也总是发扬一言堂的风格,不去理会目前社会上主流的艺术形式,以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而是纯粹将课本上的内容知识搬运过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学习音乐本来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对优美旋律进行自由想象的过程,却变成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让教师站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文化课课程。这种教学方式也导致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更不用提思维想象力的培养。

(二)重具体作品,轻乐理知识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比较明显的表现风格是对具体的音乐作品,教师会讲解得比较细致,但是这些讲解的内容更多的是注重音乐作品的创作人和创作背景,把原本应当上升到艺术殿堂类的乐理讲解变成了故事会一样的讲故事课程。很多初中生在上完音乐课之后,对于相应的音乐作品、音乐人、时代背景可能会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但是一旦问到学生关于基本的乐理知识,很多学生完全答不上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的收入不断提升,会在自己的家庭中给孩子置办一些乐器。通过我们的实际教学调查发现,很多家里有乐器的孩子他们通过自学各种乐理知识,在音乐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会比其他学生更强。这种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那就是在向学生普及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应当注重音乐作品背后的各种乐理,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只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或感悟过一个音乐作品,才能进行思维能力的创新,否则所有的教学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路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时,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如某首歌是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音色如何变化等。一连串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且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并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在学习中只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无法提升自身想象力。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且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合作与平等的关系。所以,教师只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真正学好音乐。

(二)营造和谐课堂环境

创新教育指导思想在于营造新的课题氛围,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上,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情绪及想象力的有利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索创新意识与心理趋势。例如,在欣赏教学中给学生播放音乐时,教师不可给学生更多的语言提示,而是要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鼓励学生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能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启发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师必须要把所有的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不但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帮助学生解放自己的大脑和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感悟音乐知识,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水平,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实现寓教于乐。只有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情感才会得到满足。同时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初中生对于教材中的歌曲学习兴趣不浓,但教师要求学生对歌曲进行创造的时候,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也更加喜欢唱歌。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想象力。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做出改变,同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要培养自身想象力。具体来说,教师要秉持着素质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之中,为想象力的培养和提升做好铺垫,增强教学有效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姚绍芬. 中学音乐课堂编创活动中想象力的培养[J]. 音乐天地, 2019(9).

[2] 王云波. 如何打造轻松愉悦的初中音乐课堂[J]. 女报:时尚版, 2019, 000(011):P.1-1.

[3] 张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思考[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