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普遍应用到了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且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眼界,教师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和动听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境界的目的。
一、利用网络资源,创设课堂情境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1]。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对象以及目标都是学生。小学生受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当前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具体情景与抽象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例如,我在教学《外婆的澎湖湾》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首歌所表达的感情,也为了让他们在演唱时感情更加充沛,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讲述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这时我再对学生说:“通过刚才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背后藏着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听了歌手潘安邦和外婆的故事,你们有所感触吗?现在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耳朵去聆听歌曲中的故事吧。”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正式进入这首歌曲的学习。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在学生后期的学唱中教师可以明显感受到课堂效率的高效所在,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状态更加认真,演唱歌曲的情感也更加丰富了。
二、利用网络资源,采取多样化形式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激发了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快乐的学习,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2]。因此,教师可以在了解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实际所需,利用网络资源采取丰富的多样化的形式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采取画面与声音结合的方式教学,因为小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知识水平有限,他们虽然能根据歌词理解一些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他们对乐曲的了解都比较浅显,因为如果没有对音乐进行系统学习,乐曲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它不像图画可以给予我们直观的感受。所以,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幻灯片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感知音乐。如,我在带领学生对《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进行学习赏析时,我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歌词内容制作了一个短视频,短视频是由多幅图画组成的,阳光洒满大地,绿树发芽,小河清清流水,清晨的玫瑰花娇艳绽放,百灵鸟展翅飞翔,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充分展现到了学生眼前,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了兴趣。
三、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所编写的音乐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声情并茂的一些作品,教材中美的形象鲜明具体,基本上每一首乐曲都能带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听觉上的美,还有视觉上的美。小学阶段开展音乐课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们唱几首歌,还要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学会感受美、欣赏美,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春天美妙的声音,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找一找春天的声音,上课时大家再互相讨论一下。上课时,我先让同学们交流了一下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接下来我在导入课程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大家展示了我找到的春天的声音,分别有春雨、春风、春雷等。我告诉学生们:静下来仔细听一听这些春天的声音,学生们在单独听到这些声音时都感到很惊喜,他们的内心生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声音让学生们感到了春天他们不曾关注的不一样的美。接着我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幅展现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的图画,学生彻底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另外,我还找到了另一首歌曲《被风迷住的夏天》,让学生们与《春天举行音乐会》进行对比欣赏,尽管小学生们的赏析语言还比较稚嫩,但是他们在赏析的过程中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通过在音乐课堂上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内容中,深入感知音乐的美,进而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普遍对新鲜的事物求知欲比较强,他们喜欢与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提问式的交流,且他们在遇到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事物或问题时,喜欢刨根问底,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他们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认知。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了解班内学生实际情况后,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模式的教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维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我教学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而且对贝多芬的音乐又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学生向我提出请求后,我辅助这个学生做了一个专题网页的设计,设计主题的研究对象是贝多芬,通过对贝多芬的家庭背景、在世界音乐界的地位以及代表作的深入研究,这个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了贝多芬的音乐,对音乐学习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例子中,我对这个学生的支持,不仅让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也让这个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音乐有了深入的探究,我们在共同设计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事物,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曲时,我使用了一些作曲软件,让学生自主录入主旋律,然后我又讲解了一些音乐伴奏技巧,学生通过自主配备伴奏,就可以欣赏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对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环境,创设音乐课堂情境,采取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常海彦.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J].黑河教育,2018,(8):68-69.
[2]杜陆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9,(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