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小学美术课程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服务。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对小学生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课程开展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造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创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教师往往将课堂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技能技巧和结果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的关注和培养。这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小学美术课程实施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课程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首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立足创意,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更应注重对学 生思维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 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美术创意的引导,培养学生的 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命题画、记忆 画、组合画等方法来进行。此外,还可以用一题多 画、一画多想的形式辅助教学,多给学生思考创造的 机会,打破局限,发散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更多灵动的作品。
(二)因势利导,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美术课中 的想象力,可以是人在头脑中闪过的富有创意的某 一个念头,或者是思考勾勒某一个画面的能力,也可 以是在已有的美术形象上创造出的新形象或画面的 能力。麦考莱说过:“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 最丰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取得的 效果是最显著的,学生的想象力对其创造力的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会 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逐渐 渗透。
(三)动之以情,激发创作热情
学生的情感充沛、性格直率天真,喜欢什么就会 直接表达,或通过说的方式和作画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人的心 灵美,并珍惜爱护这种美,且会用实际行动使这种美 达到应有的高度。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 对学生情感的教学,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 热情,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灵魂,能引起共 鸣,在情感的带动下,呼唤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用心 去体会和感受。情感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只有积 极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动之以情,才能提高学生 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以主题创作竞赛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作专注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需要想办法提 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学生专注力的高低 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 以,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结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 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 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他们自身存在并需要 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 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和创作。比如,抓住小学生 想要得到表扬,想要充分展示和证明自己的美术 创作能力这一心理,联合学校组织开展不同主题 的创作竞赛,来延伸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渠道, 深度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加独特优秀的美术 作品。通过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主动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更为关注,进 而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教育 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问题指导,引 导学生学会课堂知识的深入分析,增强学生课堂 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这对于学 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也能促使学 生的综合学习潜能得到提高。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海底世界”为主题 的美术创作竞赛,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 节所学内容,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利用 好手边一切可以用于创作的材料,如画笔、颜料、 蜡笔、毛线、树叶等物品去进行创作。学生的作 品完成之后,先让每组派一个代表依次上台展示 和讲解自己创作的理念和想法,这一环节结束之后, 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匿名投票选出大家认为创 作得最好的三幅作品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名, 并给这三个用心创作的小组成员颁发奖品。选择 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可以借助比赛的 名义和奖励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专 注力,而且在竞赛氛围和奖品吸引下学生会不自 觉地更用心进行创作,会不自觉地投入更多想法 和情感,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也会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更切实的提高。及时对 学生的优异表现进行表扬,加强对学生良好思维 方式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积 极实现自我创新,确保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 提高。
结语
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研究有助于推动美术教育改革,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丽楠. 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七).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实验小学;, 2023: 5. DOI:10.26914/c.cnkihy.2023.022239
[2]于丽春. 如何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力 [J]. 亚太教育, 2022, (05):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