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柯达伊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李丽花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510900

摘要: 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上,关注音乐教学的每一个方面,进一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加生动有趣的音乐内容。柯达伊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小学生们通过学习音乐,能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进一步提升审美素养。
关键词: 小学音乐;柯达伊教学法;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1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柯达伊教学法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第一,有助于学生学习歌曲。在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运用柯达伊教学法,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让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教师往往会联系歌曲的特点,发扬民族音乐、儿童音乐的优点,整合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比如打节拍、借助打击乐器等。现如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组建学习小组是随机的,班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热情与素养均有所不同,传统歌唱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无法充分照顾到每名学生,而教师根据柯达伊教学法提出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音乐素养要求较低,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直接地感受音乐节奏快慢、音节不同、音调高低,借助教师的手势记忆音乐节拍,大大改善了学生跑调、找不到音节的情况,更好地体会音乐歌曲的艺术美感。

第二,有助于学生感受音乐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开展多样的柯达伊教学活动,除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歌曲歌唱,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音乐赏析资源,此时学生已经掌握基本音节与节奏,能够初步感受到音乐中蕴藏的不同情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聆听音乐,能够感受到不同节拍、节奏代表的情感含义与思想认知,感受音乐中隐含的力量,体会不同类型歌曲的风格与特色,比如《打山歌》与《理发师》之间的情感差异,形成相应的音乐审美素养,感受音乐魅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柯达伊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依据节奏打拍

要想帮助小学生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掌握好音准,一定要让其跟得上音乐节奏,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真正归还给学生们,突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唱歌的过程中,借助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手势法,要求小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挥动双手打节拍,或者用两只手跟着音乐拍出节奏,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雨的节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行示范一遍柯达伊的手势教学方法,之后再将小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5个人,引导同学们根据音乐的节拍进行手势“拍一拍”,明确学生们是否能对准音乐的节拍拍手,如果有手势不对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从而总结出手势变化的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一种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更多的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之中,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

2、巧用首调唱名

首调唱名法是柯达伊教学法中比较独特的教育手段,简单来说,也就是将移动的Do作为音乐基准,其他的各个音阶调式要保持不变的一种唱名方法。首调唱名法需要小学生们对每一个音进行换算,才能确定好音律,对于一般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据首调唱名法的特点进行分析,音乐老师要加强小学生的唱名练习,在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首调唱名法之后,适当地加入一些固定的唱名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们对唱名方法加深理解。

例如,在教学“勇敢的鄂伦春”这一歌曲的过程中,音乐老师给小学生发的是首调唱名法的简单曲谱,但不是弹出的演唱简谱上的声音,而是大量演唱经过移调处理的音高。这样一来,小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明显的音调差别。首调唱名法对于小学生学习民间音乐具有很大的好处,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改善跑调的现象。或者音乐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小学生们扮演“鄂伦春”,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简谱训练,以此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体态律动辅助

合理引入柯达伊体态律动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增强学生的乐理学习体验。因为柯达伊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让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具体、更直观,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也可以简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趣味性。比如,同一首歌曲的长短音、高低音和强弱音等变化会体现不同的情绪状态,而且它们的音质和震颤特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动作表达长短音,能够使他们对该乐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教学歌曲“牧童之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听辨歌曲中的长短音、强弱音和高低音,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副歌部分是否存在长短音、高低音和强弱音的变化?”学生仔细聆听后回答:“是。”教师继续提问:“如何将这些变化体现出来?”起初学生不太理解,于是教师用柯达伊体态律动的手势将这些变化表现了出来,然后告诉学生:“当音的时值变长后,我利用张开双臂的方法体现这段节奏的变化。同理,当音的时值变短时,我利用微微弯曲双腿的方式体现出这段节奏的变化。现在,同学们知道该如何表示了吗?”接下来,学生纷纷投入实践。之后,教师追问学生:“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和建议吗?”体态律动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实践操作。此外,在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节拍和节奏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变动作形态,或者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等,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4、丰富学生体验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要想让柯达伊体态律动教学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适当地构建有趣的教学机制,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例如,教学“春晓”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音乐学习的魅力和乐趣,教师开展了名为“春天运动会”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节拍或旋律,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当然,教师也会在活动中适时提问:“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准确地表达出了作品的节奏。但是我们在编排动作时,是否只关注节奏和旋律就可以?还需要容添加一些符合歌词的小动作。”教师继续提问:“假如结合歌词诠释歌曲,可以做出哪些有趣的体态动作呢?或者说,能够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呢?”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开始了表演。演唱“夜来风雨声”这一段时,学生先是做出瑟瑟发抖的样子,仿佛春雨将至,天气转凉;随后,他们做出关窗子、关门等动作,仿佛在驱赶外面的寒冷一样。当唱到歌词“花落知多少”时,学生先是做出打开房门观看外面景色的动作,然后故作挠头,仿佛在思考“花落知多少”。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也让他们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借此机会融入合唱教学指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练习合唱,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结合柯达伊教学法,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凸显科学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志梅. 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知识窗,2019(24):21.

[2] 李彩霞. 简析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J]. 好家长,2019(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