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课改,幼儿园教师的思想、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课改不仅是实现优质幼儿教育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开启了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纪元。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幼儿教育是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是教育事业基础中的基础,是培养各级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探索幼儿教育规律,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认识幼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这一计划也提出了幼儿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新要求,要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和理念,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1]。
一、转变理念是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基石
以人为本,树立新观念。在人文视角下,儿童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人物,因此是一个活而完整的有机体。针对儿童天生的不成熟、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儿童在发展学习、教育等方面具有潜力,儿童的发展具有多变性和阶段性。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人,不是成年人的附属物,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个人的发展并非与世隔绝。这种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是构建幼儿园管理新理念的基础。新型的儿童观对学前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我们尊重孩子的尊严和合法权利。孩子的价值就像成年人一样平等。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在人的发展方面,独立人格的发展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原动力,是创新素质产生的心理基础。儿童早期教育和保护活动要从了解和理解儿童入手,要认识到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独特需要。其次,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满足其情感、生理、心理的需求[2]。
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发展离不开教师,同样也离不开师资和管理。以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学前专业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教育目标长远、任务分配繁重、收入低),对教师的专业性、责任感和承诺度的要求尤其高,要求是:“把爱心留给孩子,把放心留给家长,把专心留给事业,全身心促进自我发展。”职业操守是幼儿园教育的先决条件,幼儿园应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第一,引导年轻教师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教师这一职业如果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那么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这一职业就很难被正确看待,最多会被人们看作是一位教书先生,难以被称为人民教师。第二,良好的教师道德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为基础;在我国年轻教师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加,在他们成为教师后,一方面要培养好他们的师德,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参与补课以增强社会道德和人文意识。例如,必须克服怕吃苦的心理,起到带头作用。不管是什么教师,要想教育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这样的师生关系才会是融洽的,从而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反过来说,如果教师言行粗俗,就会导致孩子行为失范、纪律松弛。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处理好社会道德、个人品德、师德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使自身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优秀教师。
三、情感管理,提高凝聚力
情感管理是领导在了解教职工的基础上,主动接受教职工的沟通方式之一,可以为教职工们做好思想工作,消除不良情绪,建立顺畅的人际关系,使员工诚心诚意的开展在幼儿教育。教职员工通过有效的情感管理相处,感受家庭的温暖,享受心理愉悦,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园长在教职工的情感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应以身作则,发挥园长该有的协调作用,与学校教职工平等相处,这就需要园长具备管理能力,又可以放下姿态和教职工一起工作。这里也需要理解并尊重所有教职工,以服务为职责,发至内心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真正的精神交流与情感融合,使所有教职工都可以作为幼儿园的主人。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园长,必须做好以下三点管理工作:第一,园长必须具备良好的内部技能,即理解业务线,并能指导教育和教学活动,还要有学识,脑袋里装的东西多,才能成为整个幼儿园教职工的领头人;第二,要注重民主管理,幼儿园校长要鼓励和激励教职工们,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一个展示才干的环境。民主化的管理提高了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许多工作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每个人的积极进取精神都大大提高。第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近几年来,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秩序化管理是管理者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一项很难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3]。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个体与统一
举例来说,备课的目的是指导教师自己的教育工作,因此,最重要的是写老师想要写的,而不是园长想看的。在掌握了这一原则之后,对不同层次的教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对长期在幼儿园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教师而言,要求更高、更有效地备课,由于多年的积累,他们的经历变得更加丰富,而实际上是在写自己记忆的东西。为了有效地学习,在备课时必须采用独特而深刻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可以安排得更好一些,由于他们的分析能力很强,所以在教育分析上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对自身工作的反思直接影响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强化备课。批改方式通过班主任批改或交替批改,对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一一进行拆解、分析。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完成教学工作,避免走弯路。
2.自由与约束
老师的教学时间和授课时间都要有保障。日常户外活动时间、室内活动时间、教育与教学时间…这一切都需要得到保证。假如完全由教师控制,也将会受到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所以这就违背了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是把教学时间安排的很紧,这样教师会很紧凑的的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没完成的活动可能就会直接终止。这一教学时间的限制,不但不能保证儿童的成长,反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形式,削弱了教师的热情[4]。
3. 检查与被检查。
检查的目的在于培养教师的主动性,保证教育的必要性。但是,检查员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出现检查员突然的“皱眉头”,就会使教师“警觉”和“不满意”。从而导致教师有后顾之忧。所以,在检查工作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用合理的解释,不要持以强硬态度,这样才能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指导,从而提供必要的帮助。
结语
总之,教育管理与幼儿园教学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要想形成幼儿园的特色,必须用教研推动教学,搞好教育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推动幼儿园持续、全面、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媛.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做人教育[]].新一代:理论版,2012(09).
[2]朱之侃.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归属感的建立[]].教育科研论坛,2012(10)
[3]孙瑛.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小智慧[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9(01).
[4]张艳霞.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整合[].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