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优秀传统音乐在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杨森

顺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72250

摘要: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将优秀传统音乐融入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实践中,已成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旨在探讨优秀传统音乐在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效果与意义。
关键词: 优秀传统;中职体育;太极拳;应用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太极拳,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武术根基与健身价值,更在于它完美融合了运动性、艺术性与感染力,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常规体育活动的独特韵味。当我们将这种集大成之美的太极拳与优秀传统音乐相结合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便应运而生。传统音乐的加入,如同为太极拳教学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使其教学过程焕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享受。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沉浸于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之中,感受其内在的力量与和谐。

一、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瑰宝,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融合了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蕴含太极、阴阳等辩证理念,具有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连贯,注重内外兼修,能够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完美结合。

二、优秀传统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兴趣与积极性

优秀传统音乐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音乐与太极拳动作的融合,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从而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提升动作协调性与节奏感

太极拳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而传统音乐往往与太极拳的节奏相吻合。通过音乐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太极拳动作的节奏,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太极拳的起势、单鞭、云手等动作中,配合相应的音乐节奏,可以使学生更加流畅地完成整套动作。

3.增强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体验

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表演。优秀传统音乐的融入,能够增强太极拳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太极拳独有的韵律美和形态美。这种审美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他们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提高教学秩序与效率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指挥全体学生的动作,保持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同时,音乐的应用还能够营造一种适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太极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具体应用策略

1.教学初期

在太极拳教学的初期阶段,面对学生们对太极拳技术动作的陌生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紧张和身体灵活性不足等挑战,教师巧妙地采用策略,引入了柔和、舒缓的音乐,如经典曲目《二泉映月》等,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二泉映月》那细腻悠扬的旋律,如同清泉般缓缓流淌,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还引导他们逐渐放松身心,进入一种平和而专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地集中注意力于太极拳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感受其内在的韵律与节奏。随着音乐的引导,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太极拳的“慢”与“柔”之美,开始学会用更加自然流畅的方式去执行每一个动作。音乐的柔和与太极拳的慢动作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感觉,逐步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此外,柔和、舒缓的音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他们与太极拳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产生共鸣。在音乐的陪伴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技术动作,更能深刻理解太极拳所倡导的和谐、平衡与自然的理念,从而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在太极拳教学初期,选择柔和、舒缓的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身体灵活性,还能够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精髓,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期

随着太极拳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基本动作,并进入巩固与熟练运用的关键阶段。此时,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选用节奏稍快但又不失韵律感的音乐,如激昂的《十面埋伏》等曲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十面埋伏》以其紧张激烈而又充满变化的节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平台。在音乐的推动下,学生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精准地执行每一个动作,并在动作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从而增强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这种节奏稍快的音乐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还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太极拳的深层次内涵。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逐渐学会如何在快速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将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动静结合”等核心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动作之中。此外,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相互比较与学习中不断进步。学生们在音乐的激励下,更加积极地参与练习,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太极拳的技艺水平。因此,在太极拳教学的深化阶段,选用节奏稍快的音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还能促进学生对太极拳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学后期

在太极拳教学的后期阶段,教师将引领学生迈向更高的境界——领悟太极拳独有的“韵味”,并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技术动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精心挑选了正式演练时常用的音乐,如深具代表性的《太极》曲目,以此作为媒介,激发学生的感知与共鸣。《太极》这首音乐,以其深邃、悠远的旋律,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在学生们的面前。随着音乐的起伏,学生们被引导着深入太极拳的精髓之中,感受那份超越动作本身的意境与美感。音乐的每一个音符都与太极拳的招式相呼应,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在这样的音乐伴奏下,学生们开始更加细致地品味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之道。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动作的准确与规范,而是开始追求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韵味与气质。同时,《太极》音乐还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太极拳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大门。他们开始思考太极拳背后的哲学思想、历史渊源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音乐成为了他们理解太极拳深层意义的桥梁,让他们在练习中不断感悟、不断成长。因此,在太极拳教学的后期,运用正式演练的音乐如《太极》等,是引导学生领悟太极拳韵味、完善技术动作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认同,为他们的太极拳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深度。

结论

优秀传统音乐在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还能增强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体验,提高教学秩序与效率。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优秀传统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期待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为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郑贞;音乐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应用探析[J];体育风尚;2020年01期

[2]葛书光.太极拳配音教学可行性的探讨[J].中国教 育,202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