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探索

杜巧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摘要: 近几年,经济社会如火如荼发展,现代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机融入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有机结合高校音乐教育和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是音乐教育的历史性与民族性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目标,分析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系,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相应音乐教学课程,然而根据调查显示,一些高校音乐教育习惯把西方音乐文化视作教学重点,习惯性的忽视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当中蕴含的精髓,这不仅会对音乐学习进度产生深远影响,还会导致青年大学生群体出现崇洋媚外不良心理,无法感受到民族音乐散发的魅力,在了解和认知我国音乐文化上过于浅薄。所以,广大一线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要有机结合音乐教育和传统音乐文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音乐文化,促使学生高度关注和主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大幅提升和更好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推动音乐教育实现健康发展。

一、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一般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与最好的教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音乐文化也有着深厚内涵。直至今日,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坚持沿用古代音乐韵律与节奏。因此,在新时期,高校音乐教师在培训和提升学生音乐知识与能力时,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炼总结音乐文化蕴含的文明以及发展过程形式。让学生在对音乐知识有更加深入了解的同时,可以发自内心的喜爱学习与牢固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另外,教师应高度注意,作为一门范围广泛和内容丰富的艺术类别,音乐既可以开拓学生思想,又可以提升学生修养。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培育学生个体音乐素质。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打磨和优化,已经可以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了,以当前我国现实条件为根据,一线的高校音乐教师应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并在开展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当中,极为密切的关注学生实况,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带给生活的帮助,深度融合爱好特征、认知特点和生活习性截然不同的学生,组织开展综合性教学,争取培养出大批高质量、高素养、高技能的时代音乐人才[1]

二、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系

全面改革音乐教育,必须要充分汲取和合理借鉴优秀传统音乐,根本原因是传统音乐已经流传上千年,其中蕴含丰富内涵,而且其能够屹立千年而不倒,势必有着独特优势,因此,传统音乐能够为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指引正确方向。从文化方面来看,传统音乐积淀深厚,所以传统音乐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和新时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可以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实现提供坚实力量。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应当对传统音乐文化加以充分借鉴,尝试在音乐教育改革当中合理加入传统音乐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对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可持续长远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1世纪,高校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应当深度结合传统文化,做到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重要核心,创作出带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音乐,更好的弘扬与传承音乐,只有这种教育模式才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符合[2]

三、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策略

(一)传统音乐教育是现代音乐教育改革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传统音乐拥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直面文化发展这种较为复杂繁琐的社会现实时,绝大多数人都陷入深思当中。目前,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基于推动民族复兴实现的浪潮下,各大高校应当逐步加强保护与传承传统民族音乐,虽然为进一步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必须具备相应物质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化。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是传统音乐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现代音乐教学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音乐教学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征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仍旧存在诸多雷同现象,因此,在推动音乐教学改革的时候,高校音乐教师应当广泛关注各个历史时期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以此更好传承和发扬民族特征及文化。中国是一个真正的礼仪之邦,拥有56个民族,所以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的内容极为充实和丰富,涵盖大量优质音乐教学资源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机融入伟大民族精神,可以让我国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高校音乐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寻找可继承的传统文化要素,将音乐散发的独特艺术魅力充分体现出来。现代高校开展的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艺术培养,以当前音乐教改实况为根据,加强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另外,教师也应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感恩心态,让学生在对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过程中牢固掌握博大精深传统音乐文化当中蕴含的精髓。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与时俱进,对多样化方式加以灵活运用,深入挖掘音乐美,将纯正民族音乐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充分领会民族精神,强化自身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改革教育内容及模式

如果想要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更好发展,那么必须要加快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进程。与前沿最新音乐教育理念相结合,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逐步明确音乐朝向多元化发展的思路。而这则要求,在重视传承和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与新型教育和时代发展充分结合,积极开发和深入挖掘新的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整体脉络中比较研究现代民歌与地域民歌,或者深入探究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时下流行的音乐作品中;注重发展多元化、时代化的音乐文化教育能够加深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对不断创新改革高校音乐教育具有比较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教育模式是新时代高校推行教育改革的又一重点内容,传统音乐文化应当以一种全新姿态走进高校音乐课堂之中,在学习和掌握音乐过程中,为避免学生出现无聊和乏味的情况,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方法和固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使教学内容愈发充实丰富,对柯达伊与奥尔夫等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汲取其优势,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形成正确音乐创作思路,获得良好教学体验。

(四)创新高校音乐教育理念

在当前音乐教育体制改革当中,高校应当充分汲取传统优秀音乐教学思想当中的精华,同时还应避免盲目追求创新与改革,积极主动的从以前实行的多套音乐教改方案之中认真寻找获得成功的要素,然后以学生实况与相关教学案例为依据,对学生音乐功底与需求进行充分把握,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思维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在学生内心深处烙印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与音乐审美力。在现代高校音乐课堂中,合理应用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加快改革步伐,并将传统音乐精髓突出表现出来,从而更好发扬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3]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育长远发展与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内涵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精心制定改革方案,如此不仅可以获得事半功倍效果,还可以更好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薛海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大观(论坛),2021(11):85-86.

[2]可静.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03):100-101.

[3]郑嘉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0(1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