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戏曲艺术教学方式的普及程度较低
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许多学校在音乐课堂中开展了戏曲艺术教学模块,但由于缺乏全面推广性,导致戏曲艺术的普及程度不高。学校只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布置戏曲讲述任务,家长们认为学习戏曲是艺术生的必修课,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这就极大地阻碍了音乐戏曲教学的普及。
(二)师资力量尚不完善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戏曲音乐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戏曲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国内从事戏曲教学的教师人数很少,而且他们所受的教育大多是一般的音乐知识,专业水平较低,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小学音乐教师还兼有其它学科的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也给音乐课堂上戏曲艺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三)相应的辅助平台匮乏
在戏曲艺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所学内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不高,而且学校也没有及时搭建起辅助戏剧教学平台。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高效的,唯有积极地扩大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戏剧艺术接触的机会,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才能持续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1]。
二、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目标及内容结构分析
(一)戏曲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目标
在对戏曲艺术教学进行设计时,要以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学习需求为依据,来安排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学生对戏曲课程的接受度和自信心。教师要提前做好系统化的安排设计工作,摆脱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干扰,让学生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避免高年级学生因为学习内容简单而不上心的现象,降低音乐课程中教学空档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如果教师给学生设置了过高的教学任务,则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了多次练习后,仍然不能掌握学习内容及技巧,从而对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从而导致其失去了对戏剧艺术学习的兴趣。在研究戏剧艺术的时候,应该注意到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声音,去感受戏剧音乐自身的魅力。
(二)戏曲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结构
在音乐教学中,要完成对戏曲艺术循序渐进的讲解,要对其内容结构组合进行灵活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戏曲艺术课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长期的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片断来作为教材,这样既能减少学生的负担,又能加深他们对戏剧的理解。
三、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一)简化教学流程,注重舞台模仿
首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可采用由点及面的方法进行戏剧教育,使课程内容简单化,注重学生的兴趣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简单化的讲课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不会让他们产生太多的恐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变得有趣,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在《贵妃醉酒》这首曲目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故事的情节,并与影片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他们对这首曲目的了解,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向现代发展。其次,学童的学习方式以模仿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模仿教学手段引入到戏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完成对某一段戏曲的模仿和表演,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戏剧知识学习,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超出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时数。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从一部戏剧的经典内容延伸到其它方面,通过由点及面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在教室里得到了更多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凭老师的唱和表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戏剧艺术很无趣,也会大大影响上课的积极性。在演唱的过程中,配上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或音乐内容,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舞台效果,充分挖掘出戏曲的独特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2]。其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队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想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老师们就必须要持续地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要善于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在戏曲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故事案例
采用传授灌输的方式,很难让小学生接受戏曲文化的精髓,很容易使其产生疲惫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戏曲类故事,以此为背景来开展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戏曲唱词内容及旋律的理解,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教《谁说女子不如男》时,老师可通过讲花木兰为父亲从军的故事来了解戏剧的历史背景;花木兰原本只是一名娇滴滴的少女,可是她听到了父亲参军的消息,旋即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代替父亲参军。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等到了这一战的胜利,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了解故事背景后,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结合背景进行情境排练,对具体的唱词做出细节化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戏曲情感的理解,丰富其兴趣意识,提高其综合学习素养。
(四)采用小组练习的方式,融入乐器表演过程
从总体上看,小学学生的音乐素质偏低,音乐基本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练习的方法,对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尝试完成自主排练任务,尽可能地缩短教学时间,将学生的实践时间延长,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促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此同时,因为在京剧的表演中,一般都需要多种乐器的帮助,所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促进他们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提升伴奏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戏剧艺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纠正。老师们要不断地简化他们的教学过程,把重点放在对他们的舞台模拟能力的训练上,并且要主动地把故事的背景和乐器的演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扩大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使用一些新颖的演奏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安潮.多元融合语境中的地方戏曲现代化发展——从泗州戏音乐剧《绿皮火车》看中外戏剧融合的手法与观念[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17(04):20-29.
[2]居其宏.民族歌剧音乐创作范式的奠基人与完形者——马可歌剧创作生涯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J].音乐研究,2018(05):5-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