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马永娟

宁化六中,365400

摘要: 由于音乐特有的审美元素和艺术的感染力,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在初中进行系统的教学,既可以巩固基本的音乐理论,又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还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较低,这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方面,要充分发掘新的教学材料,提高其实际效果。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初中学生正是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音乐教育的艺术气氛与表达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认识自己,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原来的教学目的。在新时代,初中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广大的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科学新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流于形式

当前的视角、方向以及部分学校的行政管理都没有把重点放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上,导致音乐课经常会被其它课程占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一些学校的过分强调升学率,在音乐教学上投入较少,或者干脆取消了音乐课,这就造成了音乐教学的一种形式,并且很难实现其教育功能。因此,初中学校要加大对初中音乐课程的关注,加大对初中音乐课程的投资,加大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支持力度。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过去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聆听。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地理解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环境,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使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进而促进初中音乐教学。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音乐教学是一种动态、有趣的活动,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在理论学习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但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欣赏音乐是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都觉得自己是教师,不能过于接近学生,以免影响到教师的权威,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亲近学生会很容易明白学生的想法,进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缓和。例如,我们在上课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听一些流行的歌曲。学生在听到熟悉的音乐后,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不管是对歌曲有什么看法,或是用什么乐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二)通过备课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为了切实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备课,积极地优化教学结构、正确掌握教材、认真地研究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从而提供高品质的课堂。比如,在《雪绒花》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说,初中生的心智还处在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喜欢流行乐,对乐器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弹奏竖笛和弹奏曲目。而且学生的音乐素养比较高,有些学生的音乐底子比较差,教师要多加关注和指导。就教材而言,教师可以阅读教材,并在网上通过知名专家公开课、教案等,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剖析这节课的各个单元构成,从而确定重难点。在教学目标方面,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概括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目标,如:理解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掌握音乐类型等,为今后高品质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设计,例如:本课程可以采取多媒体演示、学生交流、教师讲授、跟着课堂演练等方法来指导课堂。

(三)拓展教学活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拓宽和扩展音乐的知识范围,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彩色的中国》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利用多媒体装置来播放,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能认真地倾听作品中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所处的环境。同时,还要对音乐创作的重要知识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独立地探索音乐知识,从而有效地改善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

(四)进行分层教学

从整体上看,“双减”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这也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的认识。就当前的教学安排而言,仍有针对性不足、精准度不足等问题,加剧了两极分化和扩大的局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初中音乐教师应在“双减”思想指导下,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音乐课程改革,并进行分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比如,在“银杯”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互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现状、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等。为了获得更广泛和完整的了解,并相应地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仔细地分析,并主动地进行各种教学设计,指导各水平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完成任务。比如,在初中生自卑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并适时地帮学生进行整理和剖析,使学生逐步地对学习感兴趣。针对这些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相互的沟通与合作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分层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音乐教学,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升。

(五)强化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不仅要有教师的指导,还要有适合学生的课外活动。如果仅仅遵循着音乐教学的大纲,大部分的课程将会非常乏味。初中学生对于流行音乐较为熟悉,对经典歌曲缺乏兴趣,因而无法充分享受。但是,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得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正蕴含艺术素养。音乐教学要拓展课堂以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我们可以举办一场歌唱大赛,但是不能对歌曲的形式进行限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也可以参与竞赛,但教师的音乐风格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是一种具有鉴赏性的艺术,并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性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全面提升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对音乐课程的关注,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状况。通过拓宽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从多个层面上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效能与质量,为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立华.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26):190-191.

[2]周海艳.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经贸实践,2017(12):278.

[3]王蕊.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6(03):44.

[4]侯博文.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