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中审美教学的研究路径探析

胡才兵

河南省商城县达权店高级中学,465331

摘要: 审美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它必须把握音乐欣赏的内容,音乐欣赏的内容,音乐教师的审美观念,以及音乐欣赏的环境。高中的音乐老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绝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而是要寻找一种更为合适的方法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进程中,既要培育高中生的美育意识,又要培育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另外,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程中,老师要将倾听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声音感知力,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性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音乐鉴赏;审美教育
DOI:10.12721/ccn.2023.1570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前,审美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有关审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涌现。很明显,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是最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观念。高中音乐老师应对目前的教育状况进行合理的剖析,并根据现实需要,增强其审美意识,把音乐美和艺术美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孩子们学习自我鉴赏,从音乐中发掘生命之美。培养学生欣赏的习惯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欣赏音乐的乐趣。所以,要加强对艺术欣赏课程的认识与认识,提高其音乐修养,是提高其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问题

在高中的音乐课堂当中,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往往会讲解一些枯燥的音乐知识,而且没有生动的案例,也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短短的一堂课当中,大部分时间都被音乐知识所充斥,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导致了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高中的音乐课堂中呈现出的主流趋势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讲解,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考试的方式,由此使得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主体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的推进课堂的转变,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的教学水平不高问题

在现阶段的课程安排当中存在着若干不合理的现象,也会导致高中音乐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音乐课程的安排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比较常见的是音乐课程的安排比较少。在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的音乐课,可能学生在上完第一节课之后,在下周进行下一节的音乐学习时,往往会忘记上周所学的知识,使得其学习的内容不够连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更大的问题。这样的客观问题导致高中音乐教学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课程内容的不合理现象,很多高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没有重视到音乐学习会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带来哪些帮助。很多学生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下,很难学到东西,也很难激发自己的兴趣,改变课堂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范畴中,由于其情感丰富,声像效果较强,因而更易于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目前,高中阶段的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对美的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缺乏专门的教学,对音乐的认知也非常地局限。以往以乐器演练、听歌学歌等形式的欣赏方式,既不能引起学生的欣赏,又不能促进学生的审美观。音乐审美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情绪进行教育,提倡从对声音的意象、情绪的剖析入手,通过感受,达到对美的全面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美,了解美,并能使他们对美的表达和创造产生美的激情,使他们真正地爱上音乐。

三、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进行审美教育的对策

1.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以兴趣为中心

人对音乐的认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种从最初地感觉到的认识,到后来的理智的认识。但不管怎么说,老师在教学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孩子喜欢音乐,喜欢音乐,爱上音乐,然后再慢慢地学习。因此,老师必须考虑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爱上它。特别适用于老师在教室里对特定的歌曲进行集中的播放。

比如,在高中音乐教材里,有一节叫做“独特的民族风”的课,比如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但是,因为蒙古族的音乐很少,所以,他们未必会听。此时,老师们应该主动转换思维,考虑一下平时还有什么蒙古族音乐歌曲更受欢迎,比如,把《吉祥三宝》这种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流行歌曲拿出来,让他们更有吸引力,从而学习和欣赏蒙古族的音乐。

2.拓展音乐的整体感受

在音乐的感受中,最能体现音乐的是旋律。在评价学生的音乐质量时,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据曲调的优劣来评判。例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它的旋律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音乐教学。所以,在教学开始前,老师可以不直接对作品进行介绍,而是先为学生放一段音乐,观察他们的反应。其结果是,有些同学感到熟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些同学能说出这首曲子的作者和名字;有些同学还会随着音乐弹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同学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旋律与节拍是两大特色,旋律不仅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音感,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感染力。摇滚乐就是一种很好的节奏感,在这种节奏感下,学生们的听觉会受到很大的刺激,会让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活跃。

3.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潜能

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结果,许多同学在课后就掌握了大量的文体专长。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音乐专业不仅是一门声乐课,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歌曲、舞蹈、曲艺、乐器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以歌伴舞、音乐话剧等方式,使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上加强自身的艺术特长,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学习、提高自身艺术水平的效果。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结语:

总之,“审美教学”是高中音乐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美学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高水平的音乐欣赏活动,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教师可以从兴趣、环境、内容、语言等多个层面来优化教学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品质,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同时,有效、高水平的美学教学也能推动中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东.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5.

[2]姚美琪.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J].才智,2019(16):21.

[3]郑丽,罗文.分析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6, (12).

[4]陈永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J].北方音乐,2017,(17).

[5]田小玲.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 中外交流, 2020, 027(0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