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方法探析

高瑛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车站校区,010010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音乐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教育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音乐课堂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从单元主题教学的落实出发,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9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双减”形势下,应改变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学科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学业进程的重视,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素养的提升[1]。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发生变化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小学音乐教材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外,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结合,制定出一套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确保音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教材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对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对新课标理解不到位

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它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文件,它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反映了国家对各个阶段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新课标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逻辑性,这加大了教师适应新课标的难度。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能将它与大单元教学充分融合,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单元主题,突出教学重点

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整合和调整大单元的内容方面还缺乏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内容,对该单元的总体特点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新的教学主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题,每个主题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与课本内容相分离,否则大单元教学设计工作就很难顺利地展开[3]。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在选定一个单元之后要对该单元的演唱、赏析及活动板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突出教学的重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歌曲内容设计单元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境主要是与教学内容提出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思想情感为目的,将具有情绪色彩的生动性情境引入课堂活动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感的熏陶下,实现有效学习,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思考音乐作品,促进其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4]。而以大单元为基础的音乐课程,则应更加注重对单元题材的内涵与特点的把握,凸显其美学价值。比如,二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丰年喜雪”,包含了《窗花舞》和《过新年》两首歌曲,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创造过新年的情境,通过一系列新年庆祝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到信念气氛,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窗花图片和手工艺品,引出“年”这个单元主题,然后再给他们播放整首歌,让他们在仔细地聆听后再就“过年”这个主题进行探讨,从而为后续的歌曲学习以及对情感的分析打下基础。在《过年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敲锣打鼓”作为主要情境让学生听着锣鼓的声音把握敲锣打鼓的节奏,然后跟着节奏唱出这首歌,让学生品味新年气氛,并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三)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可以解决单篇教学知识点较为单一、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结合音乐作品的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有些音乐作品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老师可以将这类作品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故事情境。有些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游戏式的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够更好地体现音乐作品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性。但教师不能盲目地把特点相同的作品整合在一起,还要考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确定大单元教学内容。

(四)优化教学活动

大单元教学设计最为核心的内容在于教学活动的优化安排。教师要在单元目标的指引下,有效选择内容,优化设计活动,通过活动安排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保障课堂教学实践的顺利推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音乐表现、音乐实践、音乐自主探究等不同能力的训练要依赖于差异化的活动,在学生自主自发的活动参与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优化安排,统筹整理教学资源。小学生在知识认知理解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借助知识迁移,在教学设计中通过音乐学习的序列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纳理解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打造深度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在不同的能力训练方向指引下,教师设计的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多元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演唱、演奏、表演、创编等活动,在理论化知识的系统性讲解基础之上,使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巩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贯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要求,以单元为基础,把握歌曲的内在联系,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和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悦诗. 论大单元表现性评价设计在小学音乐云课堂中的运用——初探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视角[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二).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二),2022:2065-2068. 

[2]王芝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55-57. 

[3]包敏敏.逆向设计理念下小学音乐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舞曲音乐单元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1):38-42.

[4]陈康豪,楚倩.大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法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2(03):26-29.                                                                              

[5]蒋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J].漫画月刊,2021(3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