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企业群体,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它们不仅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许多各个方面上都充分发挥着重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最面临的问题是企业融资困难,这在很大一定局部程度上严重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物流金融的基础上,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金融的概念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1物流金融概念
物流金融的概念虽然是我国最先提出的概念,但对物流融资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从其运营内容和服务发展趋势来看,它其实是一种金融物流与其他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运营模式,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金融服务衍生品进行使用。因此,关于物流金融信用物流,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狭义上的来讲,物流信用金融主要是在泛指企业物流金融企业在生产发展经营过程中可以接受、接受企业贷款等信用金融服务手段或其他信用金融工具,与上下游主要客户银行签订协议,对下游客户资产进行贷款清算等一系列物流金融服务,提供信用金融、信息服务查询等一系列物流金融服务产品。从一般经济层面上说来讲,物流企业金融融资是一种指支持物流金融企业的持续发展,以物流金融工具销售为主要目的,有限度计划、有限度组织地向国家货币基金和银行业金融监管部门响应,产生各种增值性的融资业务活动的一种,主要在物流供应链上的运作中,可以认为涉及关系到各种物流金融机构需要办理的金融业务[1]。
1.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的物流金融发展时间尚短,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过程中,企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缺乏担保凭证,业务流动性较差等。更具体地说,有几个问题:一是短期贷款比较多。短期贷款利息高,经常坏账或烂账,短期贷款成了中小企业的主要选择,还款时间短利息高。若在合同期限内,无法及时偿还清贷款,会有很大的损失。中小企业的贷款形式基本单一,基本上都是抵押、质押贷款,贷款手续简单,利息高,风险也比信用贷款要高。二是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受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的影响,我国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中小企业仍以民间借贷、自由资金、银行贷款等为主。固有的融资渠道已形成基本模式,很难都在短时间改变。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门槛的不断提升,贷款难度相对较大,手续繁琐复杂,受理周期较长。中小企业不得已选择民间贷款,这样可以短期内获得资金补充,缓解资金压力,但民间借贷存在诸多漏洞,在其简单快速的美丽背景下暗藏着许多不稳定性。三是流动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大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于,规模小、发展迅猛,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其难题在于融资,经营后期会严重缺乏流动资金,制约企业发展。因此中小企业一般会尽量选择这种贷款方式来帮助解决企业资金紧张时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额度不高,手续繁琐,信用卡的要求以及审批严格,远远不能完全满足其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
2传统融资模式与物流金融模式的比较
物流金融的风险充斥着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是新时代所产生出来的新的融资形式。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物流企业的双重身份,它贯穿整个信贷过程,作为银行授信过程的担保或代理。就具体的物流融资业务而言,它是非常广泛的,但就具体的资金结算服务而言,它是由金融机构的网络结构主导的,而不是将服务范围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因此,它具有普遍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物流融资的出现改善了融资体系,大大降低了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企业的风险概率。与此同时,通过先进的金融物流管理,可以监控整个质押过程,逐步规范和统一融资过程[2]。实际上与我国传统商业融资管理方式资金相比,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首先它就是以商业金融、物流以及信息化风险管理等为系统特点可以有效率地连接各类型商业组织信用、银行信贷、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商业信用管理体系和金融相关应用信息,避免资金驱动的信贷扩张;其次,物流金融以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大基本内容为基础,将金融机构网络与供应链网络相结合,基于市场导向原则改善供应链的总体商业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利用金融优势,并改善供应链的总体表现水平,扩展服务;最后,信息化管理允许实时共享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对称情况,从而使银行能够更好地评估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三个缔约方的利益。
3物流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3.1自营模式
物流金融企业以自身为重要主营业务,自身自有资金和自身在物流市场上的企业声誉、地位可以为广大客户免费提供企业融资管理服务,可以通过进行企业贷款本息预支、贷款利息催收等推动基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公司可以作为物流经营服务主体,利用自有企业资金和自身的行业声誉和服务市场领先地位均可为广大客户免费提供物流融资租赁服务,从而达到业务发展的基本水平,完成基本的收款、付款和预付款的各个环节流程。具体来说,物流托运企业通过个人货代股权转让方式获得个人信用权,物流托运企业根据自身市场经济条件自行制定相关融资补助比例,为送货托运的个人企业提供相关融资咨询服务。物流经营企业股东应当在具体发货申请人在货物合同明确约定的还款期限内足额支付偿还相关贷款后,将相关授信权利的转让返还给具体发货申请人。此外,物流服务企业在自我管理和新模式下的快速发展上也具有双重的推动力,一方面,作为物流企业本身就有动力,如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给供应商提供动力,你可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向买方收取帮助供应商的现金,然后转账给货运公司贷款,物流公司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使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更加系统化,为运输和物流金融业务提供了完整的保障。现阶段,规范公司总结了三大基本业务内容,将自身原有混乱的物流业务管理形式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要求重新进行了梳理总结,并逐步使现有物流服务企业的个体自营综合物流以及金融业务更加规范。
3.2与银行合作模式
当物流企业本身的公信力和融资条件并不成熟,或者并不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可以弥补他们的短板,例如提高公信力,增强其经济能力等等。这种企业融资管理方式通常认为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可能是小型物流仓储企业的融资信贷公司融资管理方式,另一种可能是大型物流业和仓储企业融资管理方式。它对我国物流服务企业与投资银行的两种合作融资条件分别进行了严格限制,为我国物流服务企业在独立的商业金融机构物流业务活动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金融发展商业道路。物流公司可以通过直接向中小企业贷款和对中小企业担保收取费用的方式提供这些信贷额度。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灵活性,虽然其可以决定由商业银行直接发放短期信贷贷款额度,但在银行融资抵押贷款的管理过程中,各种金融业务和各类抵押品的经营监管都必须是由这些物流大型企业自己完成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通常根本不会对这些物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管理方案制定进行任何干预。物流金融企业信用风险金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快速轻松获得巨额融资,并有效简化中间许多复杂、繁琐的融资流程[3]。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主还可以将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购买的生产原材料直接质押到大型物流运输企业的生产仓储管理中心,按时将质押后的价值翻倍获得相关银行贷款,并在实际完成生产后分期付息偿还银行贷款。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物流公司一直扮演着美国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重要中间人的重要角色。在抵押品的监督、管理、评估和信用担保方面的工作,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抵押品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相比传统模式,物流企业模式和银行的合作发展模式,确定了财务状况的精确定义,以便更好地分配责任,违约风险和加强利益保护。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金融的成功出现,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市场有了的新的发展方向,物流企业金融能够利用中国物流网的优势能够作为中小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同样能利于帮助中小企业有效解决银行融资困难问题,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合理使用银行资金和促使银行相对融资的使用风险大大降低,多重融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面对目前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困难,应充分认识到物流融资的作用和价值,鼓励物流融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金融的价值将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丁永慧,许琳.从物流金融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J].营销界,2019(43):39+50.
[2] 毛祎多.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3]李素华.从物流金融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J].中国商论,2020(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