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贵德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

李福军

黄委山东水文水资源局(援青干部),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点,也是水利改革及农村综合改革的难点。对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地区而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核心是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本文通过贵德县8年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为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贵德具;农业水价;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1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基本情况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境国土面积3504km2,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76.8km。贵德县辖4镇3乡,共122个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11.1万人,其中农村牧区人口9.39万人。耕地22.28万亩,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及蔬菜生产基地。2020年贵德县用水量为0.9001亿m³,其中地表水用水总量为0.8862亿m³,地下水用水总量为0.0139亿m³。按照行业用水量来看,贵德县农业用水量为0.864亿m³,工业用水量为0.0011亿m³,生活用水量为0.0341亿m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为0.0009亿m³。

全县建成中型灌区3个,灌溉面积5.885万亩,小型灌区158个,灌溉面积6.995万亩。全县已建成水库1座,库容1088万立方米,涝池31座,总库容77.86万立方米。干渠255条576.41km,衬砌523.21km;支渠493条长835.9km,衬砌798.6km;末级渠系1396条长1229km,衬砌514.6km。

2.改革成效

一是供水计量设施逐步完善。2014年至2021年,贵德县落实水利发展资金、扶贫贷款资金、江苏援建资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等渠道资金,累计安装配套计量设施188处,有效反映了用水量和水价,为推行用水定额和水价奠定了基础。其中2014年对“一区六村”试点村安装配套设施41处。2017年青海省贵德县农业水价改革项目与贵德县扶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渠系配套项目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其中安装量测水设施97处。2018年完成青海省海南州大型灌区2018年量测水设施项目,安装量测水设施42处。2020年争取江苏援建资金实施了青海省贵德县西河灌区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安装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2处。2021年贵德县东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安装测管控一体机6处。

二是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2015年-2021年,贵德县累计落实管护经费2818万元,其中水利部、省级财政以及县级自筹拨付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150万元,绩效考核奖励资金66.6万元,水费收入600万元。农业水费调整至运行成本水价后,水费由用水者协会征收,其中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水费由水管单位负责征收并按比例上交县财政,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水费由村委会(用水户协会)负责征收,由乡(镇)政府(或协会)统一管理,建立专户,专款专用。达到了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经费三落实。

三是终端用水管理方式实现创新。累计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6个、协会分会3个,签定工程管护协议书427项、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29项。持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贵德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考核制度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每年择优选定37个优秀管护主体单位,每个主体单位给予3000元表彰奖励。通过产权改革、发放“两证两书”、明晰了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试点推行末级渠系专业化维护。自2019年起将维修养护工程委托县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施,由县水投公司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损坏的末级渠系进行维修养护,彻底解决了用水者协会在水费使用方面不规范的问题。

四是分级制定农业水价。根据县发改部门《关于调整贵德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批复》,农业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采用运行成本水价。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终端价为30.31元/亩/年。小型灌区(自流供水)终端价为21.85元/亩/年。县财政对试点区的农业水价进行精准补贴,中型灌区未级渠系由县财政按17.63元/亩/年的标准补贴。小型灌区按13.4元/亩/年的标准补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外小型灌区按7.1元/亩/年收取。

五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为完善精准补贴机制,出台了《贵德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办法(试行)》,明确贵德县农业用水精准补贴的对象为地表水定额灌溉的种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节水农户,包括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其中,中型灌区末级渠系补贴标准为0.025元/m3,小型灌区补贴标准为0.019元/m3。超定额部分不享受政府补贴,种植经济作物和利用地下水灌溉的暂不予补贴。2015-2021年度,改革试点区共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资金268.74万元,其中:2020年起县级财政每年落实精准补贴资金111.33万元。

3.改革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成立并调整领导小组及成员,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组织召开联席会议3次。主要领导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多次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召集相关乡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各部门协同配合强力推进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3.2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考核办法。为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贵德县相继出台了《贵德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调整方案(试行)》等9项制度办法。不断规范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协助指导农民用水户协会制定了《贵德县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等7项改革配套制度,为落实改革任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3.3 多渠道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自改革以来,我们通过摸底调查、座谈、培训、“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以及借鉴外省的经验做法等,经常性大力宣传农业节水知识,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4.存在问题

贵德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未得到全面解决,农业水价虽达到运行成本水平,但因用水管理不到位仍未实现按方计量,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商品属性与供求关系,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不仅造成农业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5.下一步改革重点

5.1 继续完善供水计量设施。以西河灌区和东河灌区安装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为试点,广泛推行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利用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实现灌溉水量精准测量和远程控制,推动实现农田灌溉先交费再用水、先计划再用水,使水权交易制度、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节水奖励制度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5.2 逐步建立农业水权制度。以精准测量的灌溉面积为基础,以预付费自动测控设备为抓手,按照灌溉用水定额,逐步把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处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引导协会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农户,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推动落实节水奖励制度,鼓励用水户转让节水量。县政府通过纳入预算将节水量予以回购。

5.3 加快推进中小型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和建设。加快马什格羊灌区、拉西瓦灌溉工程灌区、西河、新街、东河5处中型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所有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5.4 积极争取资金扩大补贴面积。紧紧抓住水利部将贵德县确定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各渠道资金,进一步扩大精准补贴面积。

5.5 广泛推行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以预付费自动化灌溉设备安装区域为试点,精准测量的灌溉面积为基础,逐步把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处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引导协会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农户,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

5.6 试点推行水权交易。透过市场机制,诱使用水效率低的水权人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部分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使新增或潜在用水人有机会取得所需水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社会用水总效率的目的。

5.7 打造节水农业示范带。结合“十四五”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落实好各级财政支持水利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以新街、西河灌区为依托打造节水农业示范带。

5.8 加强改革宣传引导。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海报等各种媒体,结合县域节水型达标建设,使广大用水户认识到推进水价改革、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福忠;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及对策探讨;基层建设;2020年07期

[2]杨景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水利发展研究;2011年12月

[3] 葛万金;金塔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商品与质量;2017年16期

[4]刘路广等;石首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终端水价测算;中国水利;2014年第2期

[5]王冠军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经验借鉴;中国水利;2015年18期

作者简介:李福军(1982-),男,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