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药片剂压片工艺探讨

石海霞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市葵花药业制剂一车间

摘要: 对中药片剂制备而言,工艺应用具有十分中药的作用,影响药物质量与安全,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工艺控制。本文主要围绕中药片剂压片工艺进行深入探讨,初步了解中药片剂压片生产加工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首先,概括中药原料药所含成分分类,对常见药物类型加以说明。之后,对中药片制剂生产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制粒、压片工艺等详细内容,指导药物生产工作。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 中药;片剂;压片工艺
DOI:10.12721/ccn.2023.15705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和其它形式药物相比,药片具有稳定性突出,质量易于控制,生物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工艺技术具备现代化特征等特点。并且药片制备难度较低,方便应用且效果良好,是中医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但是,药片制备同样会暴露出多种质量问题,例如松片、揭盖等,影响药物质量与安全,不利于药物疗效发挥。究其原因,上述问题与工艺应用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此,要深究中药片剂压片工艺,加强工艺控制,充分发挥工艺作用,提高药物质量。

1中药原料药所含成分分类

这是中药制剂必须考虑的问题,影响药物质量和疗效发挥。只有充分掌握药物组成及特性,才能确保药物合成路线科学合理,控制药剂重量,优化辅料用量比例,对药物配伍进行改进,指导药物生产加工。正常情况下,中药原料药包含的成分可分成下述几类:首先是多淀粉与胶脂原料,与适当浸膏融合之后制成的药物颗粒较为松软,质量与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压片处理时稳定性突出;其次是以动物、纤维为主的原材料,这类材料不易研磨,制粒控制难度较大。加工之后药物容易出现松片、裂片等问题,甚至药物体积会因外在条件干扰发生变化,压片难度较高;最后是油脂含量较高的材料,这类材料粘结度较高,压片过程中易于出现质量问题,压片操作难度较高。除此之外,还有矿物类、芳香类等,基于这些成分制成的药物在压片过程中同样会面临一些困难,生产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确保压片质量与效果。

2片剂的优缺点

片剂系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片剂有许多优点,如: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处方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剂量准确;药片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了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但片剂也有不少缺点,如: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②制备贮存不当时会逐渐变质,以致在胃肠道内不易崩解或不易溶出;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3中药片剂生产分析

3.1制粒

相比于西药原材料,中药材料较为特殊,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法制粒的情况。如果选择水作为制粒湿润剂,成品粘结度较高,增加制粒难度。操作过程中,若处方总量不能满足生产加工要求,可以对所有药材进行研磨处理,之后对药材进行灭菌处理,并利用专业工具过滤其中杂质,随后与适量稀糖浆混合在一起,随后制备成软材,通过筛网制备药物颗粒。如果药物原材料吸湿能力较差,可直接对其进行研磨,筛选之后直接用于药片制备。另外,浸膏与药材混合之后,如果粘结性适中,可以制成软材,保持颗粒状态。

3.2压片工艺分析

由前文内容可知,中药处方中含有部分纤维性药材,包括物角质类、动物皮类,这些组成弹性十足,粘结能力较差,会影响药片硬度。因此,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适宜溶媒及方法,提取药材中的可用成分,之后对其进行浓缩处理,提高药物纯净度,基于萃取之后的材料制备药物颗粒,降低药物弹性,提高压片可操作性,进而设定药片形态。如果药物材料中含有大量易挥发的油性物质,药物挤压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包括松片、裂片等问题,药物硬度随之降低。生产加工过程中引入压榨法或石蜡脱脂法能有效减少油性物质,避免质量问题发生。伴随药物油性物质含量减少,药物内部凝聚力随之降低,药片硬度随之增加。中药颗粒粒径同样会影响压片硬度,严格来说粒径主要取决于药物重量以及整体直径,如果药片直径较大,可基于大粒径中药进行加工生产,反之则使用小粒经中药。若中药粒径搭配缺少合理性,会影响药粒之间联系,甚至引起松片问题,降低药物硬度。

裂片同样是中药压片阶段常见问题,究其原因,药物生产加工阶段压力控制不当,以致于药物颗粒湿度较高。要想控制裂片造成的影响,可以对压片设备工作速率加以调节,控制压片时长。根据药物生产需求设定压力,防止药物内部应力过高,优化辅料用量比例。另外,生产加工期间要注意控制药物颗粒水分含量,一般情况下,全浸膏片含水量最高,其次分别是半浸膏片、粉末片等。全浸膏片表面平整光滑,后两者形态不佳,易于出现质量问题,说明药物含水量与压力之间维持正比例关系,高压力会排除药物多余水分,获取表面更为平整光滑的药物,解决药物残渣带来的问题。

3.3包衣

基于中草药制成药片之后,为解决药物吸潮引起的质变问题,需通过包糖衣的方式处理药物,强化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可用时间,同时考虑药物形态,方便患者服用。包衣环节执行阶段,黏片、露边等均是常见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未经包糖衣处理的药片表面过于粗糙,糖浆用量超过允许标准且环境温度过低,水分蒸发速度过慢,搅拌措施没有及时落实,材料之间出现黏附现象。如果中药颗粒含有水分超过允许标准,经压片机处理过后的药片会出现毛边现象,糖浆混入之后附着在药片边缘部分。糖浆脱离药片之后,药片边缘部分暴露。药品缺少糖衣保护且硬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如果药片张力高于包衣层张力,药片表面出现裂纹。若药片平整度不足,色浆涂抹期间会出现色素位移的情况。片温过高,色浆调配不均或每次加入量不等时,就容易出现包好的片子上色泽不均,呈色斑状。对于包衣工序中出现的黏片、露边、龟裂、色斑等现象,首先糖浆温度应控制在40—50℃.糖浆与素片的量宜为30—40ml/kg。固定糖浆的含糖量,搅拌要及时、均匀。其次,素片要充分干燥。水分控制在3%左右。素片在过筛除去小颗粒时.可稍加用力.并适当增加包衣层数.做到层层干燥,但也要控制好锅内温度,以免水分散发过快。

4结语

总而言之,由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看出,中药片剂的压片暴露出许多质量问题,包括裂片、松片等,其成因具有复杂性。因此,具体生产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分析工艺与压片之间联系,判断药物生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针对药物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加强工艺控制,灵活运用发挥工艺作用,为药物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化工艺技术与设备,提高药物生产加工水平,提高药品质量,使其疗效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杨玉杰,朱平.基于中药大蜜丸制备工艺的中药院内制剂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20):5.

[2]王萍,侯长建."双碳"背景下BDO工艺路线的探讨[J].中氮肥,2022(4):5.

[3]冯文彬.制浆造纸工艺技术及装备对节能减排的影响[J].华东纸业,2022,53(11):1.